长亭送别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李盛老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

欣赏《长亭送别》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戏曲语言。

教学设想:

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配乐加强课堂气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好,通过上节课《窦娥冤》的学习我们知道,元代文学延续着宋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继续通俗化的方向,元曲在与音乐,舞台结合中,真正走向了民间,语言也更加通俗化世俗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批判现实,表达民生,但元曲的这一倾向也降低的戏曲语言的韵味,那种唐诗宋词的精练意象,那种汉语语言特有的声韵美并没有表现出来。

但历史总会给以我们惊喜,当关汉卿以酣畅豪爽的笔墨横扫千军上演“六月飞雪”的浪漫神奇时,一位剧坛奇葩,却在繁华似锦的天地里挥洒如梦的诗韵,虽然是惊世骇俗的思想内容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的光彩照人的格调,这种评点江山醒人世,拈花一笑万山横的神奇笔法,只有王实甫可以做得到,只有《西厢记》可以演绎出。

二、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看课件)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

欣赏《长亭送别》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戏曲语言。

三、整体感知:(看课件)

? “<<西厢记>>天下夺魁”

? --明·贾仲明

? 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是一前一后的双子星座。

? 由于古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作为有着爱情大团圆结局的《西厢记》和作者王实甫并没有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但谁也不能降低他的价值,没有王实甫的《西厢记》,整个文学史将失衡,中国戏曲的宏伟殿堂是无法支撑的。

四、作者简介,文学知识掌握:(看课件)

王实甫,大都人,北京由于是中国重要的古都,自古就是戏曲的中心,他的生年卒年无法考证,但推知是与关汉卿同时略后。他在当时就享有盛誉。

鲜明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是《西厢记》的主题,但我认为不仅仅这些,更有对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情的崇高赞美,对自由战胜制度的热情歌颂。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是自由,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五、《西厢记》剧情简介

有趣的第一次见面:张生第一次在普救寺见到莺莺,惊呼:“我死也!”,接着在道场上迎着红娘,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一头雾水反问:谁问你来?张生不答,直问:敢问小姐常出门吗?把张生在爱情的驱使下痴迷冒失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

六、比较元稹的《莺莺传》

作品莺莺的形像刻画,传神写态,有血有肉,异常鲜明。相比之下,张生的形像则写得较为逊色。尤其是篇末,作者为了替张生遗弃崔莺莺的无耻行径辩解开脱,竟破口大骂崔莺莺为“尤物”、“妖孽”、“祸水”,这就不仅使得人物形像前后不统一,也造成了主题思想的矛盾。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wu趣。”作品的格调低俗。

但王实甫果断抛弃了“始乱之,终弃之”男性为主导的贬低女性的传统模式,进而以女性的视角来重新诠释对爱情的伟大理解。

《长亭送别》能力训练

1.读下面两首元曲《惜别》,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清江引(贯云石)

惜别

其一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寂寞武陵源①,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其二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②。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注释:①武陵源:指桃花源。②真传示:真消息。

(1)比较长亭上崔张的送别和“其一”中的泣别,二者气氛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陈述,符合原曲“寂寞武陵源”意思的一项是

[    ]

A.此一别当避入桃花源,从此与世隔绝,孤寂地在相思中走完余生。

B.此一别纵然是进入桃花源胜境也了无情趣,因为桃花、春雨、芳草,都已被心上人带去了。

C.此一别就是在桃花源也全无生趣,因为桃花、春雨、芳草的春意都被心上人带走了。

D.此一别孤独的心即使逃进桃花源,也难耐风吹桃花、雨打芳草春意逝去的触景伤情。

(3)下面各句,在表达感情深厚上与“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所用艺术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久正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B.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C.伯劳东去燕丁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D.遍人问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4)下面对两首《惜别》的说法,不符合原作的一项是

[    ]

A.两首曲都是以男主人公角度写离情别恨的作品。

B.想像和夸张在两首曲中感情表达上都起了很大作用。

C.“其一”中寂寞的荒郊,扰人的细雨同构成了一个冷清的环境,为想像和抒情作了准备。

D.“其二”连用两个否定句为自己辩白,“修书”是想念,“才思”是思念,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2.赏析下面这首元曲,并做后面的题。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①。望西都②,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①山河表里潼关路:黄河为表(在潼关外),华山为里(在潼关内),中间是通往潼关的道路。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为历史上军事要塞。

②西都:即长安,位于潼关以西。曾有两周、秦、西汉至隋、唐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汉代以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市)为西都,也叫西京。

(1)对这首元曲的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峰峦如聚”中一个“聚”字,不仅形象化地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从而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

B.“波涛如怒”中一个“怒”字,不仅概括了黄河波翻浪涌、奔腾咆哮的气势,而且赋予它们以生命和感情。

C.“意踌躇”一句是作者对自己此时心情的总概括:思绪万千,沉郁不安,忧伤悲愤。

D.“伤心秦汉经行处”中的“经行处”,是作者经过的地方。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写山,第二句写河,都没有点明是什么地方。第三句“山河表里潼关路”,便总括山河,归到“潼关”。这些都涂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B.“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作者直写主观感受,是全曲的点题之词。

C.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虽然真实地揭露了残酷的历史现实,但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一种无力的呻吟。

D.这首小令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激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1.(1)《长亭送别》中崔张之间似有千言万语诉不尽,道不完,特别是莺莺用多段唱词和道白表达了对张生的爱恋、叮嘱、担忧和期盼,展示了内心的痛苦和思虑,人物心理和性格行到充分表现。在《惜别·其一》中,分别的二人几乎无语,当泣别的抽咽也渐渐细弱后,相拥相偎的爱人只用共同的痛苦来勾通感情,用共同的心灵抚慰对方,创造了全然不同于《长亭送别》的意境。两个作品的不同,除了风格相异的原因外,戏曲不同于散曲,需要用人物的唱、白等语言推进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2) C(这首曲的后三句是想像分别后的失落感,想像很奇特,而且有明显的夸张,武陵源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不再是那个永远洋溢着春色的世外佳境,随着同爱人的分别,春意消逝了,剩下没有了生气的桃花、细雨和芳草,正像失去了魂魄的离人一样孤独凄苦。因此C项符合文意。)

(3)D(“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艺术上的手法是巧妙的想像和极度的夸张,作者不正面写有多深的情多厚的意,而说准备在天一样大的纸上写下来,浓情蜜意自在其中。D项用车载不动烦恼极言愁绪重,所用方法相同。)

(4)D(“其二”的两个否定同意思并不完全一样“修书”隐含的意思是想念,“才思”指的是写信的文才和情思,两句分别肯定了自己的感情和能力,那么为什么却没有写信呢?这就自然引出了下句“买不得天样纸”,两个否定句的作用就是为关键的末句作铺垫。)

2.(1)D(“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句,上承“望西都”,下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因此,这里的“处”,指的正是“西都”。经行,本为佛家用语,指佛教徒修行布道往返于一定之地。这里的“经行处”,借指帝王经过、起居、逍遥玩乐之地,亦即辛苦经营的地方。)

(2)C(不是“叹息”和“呻吟”,而是为百姓的疾苦发出的惊心动魄的疾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充满了对封建王朝的愤怒控诉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是难能可贵的。)

《长亭送别》练习题

1、[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2、[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3、[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4、幺篇]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我们学过的哪一诗句所表情达意的手法相同?

5、[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