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难点:
领略本文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坦,悱恻动人的散文艺术之美。
安排两个课时
预习要求
1. 翻译熟读全文。了解作家和文章的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
3.讨论:领会本文的散文艺术之美。
第一课时
1.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中了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会试屡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四方来从学的人很多,海内称为震川先生。六十岁上,嘉靖四十四年才中了进土,选为湖州长兴县知县,移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隆庆五年,1571)。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归有光是明朝有名的散文家。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于元、明两代的作家中,独取归有光,把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作品能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事物,感情真挚,记事生动,不事雕琢,而风韵超然。
2.翻译全文,注意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词:前辟四窗 内外多置小门 东犬西吠
(2)名词活用作动词:明月半墙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垣墙语未毕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亦遂增胜
4.一词多义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2.被动句:得不焚
3.介词后置句: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制稍异于前
省略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使不上漏 读书轩中
1.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语句 。在这句话以前写的是
,在这句话以后写的是: 。
2.文章开头对哦的描写有哪些特点: 。经过修葺以后,哦有哪些特点: 。3。作者生活其中,轩前小鸟、月影陪伴,充满诗情画意。
3.第三段重点写 ,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先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家中一片杂乱衰败景象;继写老妪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深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叙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补充。
5五六段是补记,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来轩的情趣与妻死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凉相对比,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枇杷树,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强烈的怀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段叙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补充。
⑤五六段是补记,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来轩的情趣与妻死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凉相对比,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枇杷树,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强烈的怀念之情。
2.辨析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3.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以“项脊轩”为主,而实际上是以他的家人为主,“项脊轩”仅是一条线索,用来贯穿这一系列琐事的。
项脊轩是作者当年安于清贫奋发读书的地方,也是他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接触交往,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项脊轩作志,也就当然地同作者回顾身世和怀念亲人交融为一体了。文章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往事,或抒发作者的情怀,始终因项脊轩而发。项脊轩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许多看来琐碎散乱的生活片断,一旦用这根红线串连起来,就如同散乱的珍珠串成了一条熠熠闪光的项链,又如杂乱的音符编织成一支优美的乐曲,奏出了激越而和谐的乐音。
(2)谈谈你对本文语言特色的理解。
语言清新、凝练是本文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注意炼字炼句,既工于状物,又善于叙事抒情,往往熔铸几个字,便能将人情物态刻画得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文章写修葺前的南阁子:“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这所百年老屋不蔽风雨,无处安放得下一张书桌,其破败不堪的情景完全可以想见。这里尘泥用“渗漉”状写, “雨泽”用“下注”形容,何其准确、贴切,一字不能移易。尤其是“顾视”两字,活画出了作者当时狼狈不堪的情状。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则又是一番情景:“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把庭院的寂静、悠闲写得多么生动迷人。而那幅月夜桂影图仅仅十多个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就把读者引进了月白风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境界。这里明月用“半墙”来烘托,桂树以“斑驳”的情影来描绘,清风徐拂用“影动”来状写。作者的笔触细腻、轻灵,语言清丽、凝练,可称得上珠圆玉润,
字字珠玑!
4.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明确答案。
(四)总结、扩展
[总结]
(1)文言知识点。
①一词多义:顾 稍 置 归
②词类活用:雨泽 注 不使 漏 东犬 吠 二世
(2)中心思想。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扩展)
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中所叙之事都是极平常、极琐屑的往事,这些琐事、琐谈虽只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下来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的长河中摄取的最动人的镜头。窥一斑而见全豹。它们是生活的浓缩,又是生活的闪光。因此,越是平常,越是琐屑,就越觉得真切动人。前人论文喜欢引《汉书?外戚传》里的一些细碎的情节,其实,《史记》、《汉书》都善于描写细节来增加叙述的生动性。托尔斯泰、高尔基的自传小说,就是这一种写作方法的优秀的例子。
(五)布置作业
整理课后练习第一题的阅读提纲,并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项脊轩志
归有光
一段:写项脊轩本身,先叙来历及原来的样子,然后叙述修茸以后的景色以及自己在轩中的生活。
二段:过渡,从写轩转到对往事的回忆。
三段:(3—4节)往事的回忆。
1,诸父分爨后家中的杂乱情况——家境的破败。
2.叙述母亲和祖母的遗事——饱含亲情。
3.项脊轩的变迁。
四段:(末两节)补记——对妻的怀念。
《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
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家里有一个老妈妈,曾经在这里住过。这位老妈妈,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妈妈时常对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妈妈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老妈妈)话未说完,我(感动地)哭了,老妈妈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时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它!”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象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始”“顾”等文言实词及“以”“为”等文言虚词
2.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流程】
一.字音辨识(每字0.5分,共10分)
渗漉(shèn lù)修葺(qì)偃仰(yǎnyǎng)冥然( míng)
万籁(lài) 异爨(cuàn) 先妣(bǐ)老妪( yù)阖门(hé)象笏(hù)扃牖( jiōngyǒu)枇杷(pí pá)栏楯( shǔn)呱呱而泣(gūgū)门扉( fēi)
二.解释加点的字(每空0.5分,共9 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日 )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 )
凡再变矣(凡:共;再:两次 )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书桌;顾:回头 )
久不见若影(你的 )
或凭几学书(或:有时;几:桌案 )
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 亦遂增胜 (美 )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
始为篱,已为墙 (已而,然后 )
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 )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从头至尾;大类:很像 )
且何谓阁子也(还有,表示进一层 )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 )
先妣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在这以前)
迨诸父异爨(及,等到)
殆有神护者(大概,表示揣测语气)
三、一词多义 (19分)
始
1.室始洞然 ( 才 )
2.始为篱,已为墙(开始 )
3.始舍于其址。(当初)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5.千呼万唤始出来(才)
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当初)
以
1.以当南日 (来 )
2.以手阖门 (用 )
3.能以足音辨人 ( 凭借 )
4.执此以朝 (来 )
5.操当以肃还付乡党。(把)
6.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凭借)
7.余船以次俱进。(按照)
一
1.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体 )
2.先妣尝一至 (一次 )
3.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4.一觞一咏,亦已足以畅叙幽情 (一边,一面)
5.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做一样)
6.用心一也 (专一)
7.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全,一概)
8.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一旦)
顾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竟然,却)
3.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4.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
5.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顾念,考虑)
6.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看)
7.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看)
8.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
9.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只是)
10.成语“瞻前顾后”(看)
置
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 )
2.内外多置小门 ( 设置 )
3.沛公则置车骑 ( 放弃 )
去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 距离 )
2.比去,以手阖门 ( 离开 )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 )
归
1.后五年,吾妻来归 ( 旧指女子出嫁 )
2.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 返回 )
3.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归附 )
4.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去,归隐)
过
1.日过午已昏(超过 )
2.大母过余 (看望 )
3.从轩前过 ( 经过 )
四.翻译(15分)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4)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长声悲号不已啊!
五. 课后巩固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 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②。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赀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③。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④。遇童奴有恩,( )至棰楚 ,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⑤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人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 ( ) 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 ,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加健:更加强健 ③若不谋夕:好像生计艰难,朝不虑夕。 ④洒然:很有秩序。 ⑤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7分)
(1)期( ) (2)妊( ) (3)喑( ) (4)箠楚( )
(5)数( ) (6)频蹙( ) (7)龃龉( )
2.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虚词(2分)。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虽然(他们)有过被责打,都不会事后抱怨。
B.对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即使(他们)犯错,以致被责打,都不忍心背后有诽谤的话。 C.对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虽然他们有错被打,都不忍心背后诽谤。
D.对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即使有时打他们,他们也不会背后诽谤什么。
4.翻译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4分)。
5.这是一篇追忆亡母的传记文字,但与一般的传记写法不同。名为“事略”,而所记之事,却相当之细。作家幼年丧母,所忆有限,文中所记多为家人所述,但作者抓住这些琐事,写出了亡母的性格特点,也流露出对亡母的无限思念。试就本文的写作特点分析一、二。
1.(1) (2)rèn怀孕 (3)yīn哑(4)chuí同“棰”,用棍子打(5)shuò屡次
(6)pín cù皱眉 (7)jǔ yǔ牙齿上下对不上
2.虽 乃 3.B
4.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5.略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医生年度工作考评个人总结
人才竞聘主题演讲稿五篇
帮父母洗脚的心得体会10篇
小学教师工作报告【精选10篇】
瓦尔登湖粤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足不出户知天下粤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故乡的榕树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忆秦娥娄山关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私心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香菱学诗高一上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触龙说赵太后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在柏林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国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名师教案推荐
三年级新修订语文教案五篇
西师三年级语文教案三疑三探最新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