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黛玉初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写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以及世界文学发展占有重要位置。鲁迅先生给与它高度的评价。“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编自《红楼梦》的《黛玉初进荣国府》。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红楼梦》创作过程。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四、理清情节,把握结构
1、这篇课文以什么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
2、交流并归纳。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到了荣国府。
第二部分(2~8)故事情节的发展,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以及《红楼梦》创作过程,理清了故事情节。下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贾府,了解环境,同时感知林黛玉和王熙凤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理解田忌第二次赛马的真正原因,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同时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播放田忌进行两次赛马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第二次获胜的原因。同时,片中人物的表情和语气也能为学生分析人物做以铺垫,并为他们的表演助一臂之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3、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通过以疑导读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之中,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转”胜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理清叙述顺序。
【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同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三、 亲自演示讲解,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1、 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情况。
2、 用已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先借助多媒体动画的神奇效果,再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演示讲述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 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 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 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 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 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突破难点,升华感悟。】
(2)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3) 自己研读。
(4) 交流感悟。
【解放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应该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3、 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第二次比赛田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随机板书: 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孙膑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4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训练。在读中内化课文语言,增强学生语感,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同时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
五、 分角度演练并评议,深化认识。
1指导合作表演课本剧。
【为学生提供进行语文实践训练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创造发挥,训练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
2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简要板书)
二、 复述比赛的过程,特别注意重要的细节和人物(巩固上节所学内容)?
1、你是田忌,你输了,当时什么心情、表情?
2、你是齐威王,你赢了,当时什么心情、表情?还想说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垂头丧气、得意洋洋、轻蔑”等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
3、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三、指导识字写字、积累。
1、这些词语如此准确的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我们来写一写。
2、指导写“垂头丧气、得意洋洋”。
3、特别指导写“蔑”“赢”(反义词是:板书“输”)。
4、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好词,让我们来积累吧。
课件出示课后积累中的十个词语,指导理解、朗读。
5、抄写积累。
【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落实基础知识,促进有效积累。】
四、 选择性练习(写一写)。
1、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不同的训练项目提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八、作业: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 拓展延伸语文学习内容,将学生引入更加广阔的语文世界。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只拣儿童多处行》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评析:播放音乐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背诵有关春的诗歌既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又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情境上。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解”的读音;“盈”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评析: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的能力,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相得益彰。】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无数、坐满、一群一群、喷发、撞个满怀”等词句体会朗读。
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
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
学生畅谈体会。
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
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评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点拨、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二)学习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儿童多处春光如此让人心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春的美丽?快来读读课文,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课件出示: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说说你的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把你的体会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课件:展现海棠树图。指导朗读。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评析:多种形式的朗读配合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冰心笔下那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光,以及作者对春光的赞美之情。】
(三)交流探究体验,感悟花儿和儿童的特点。
1、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沐浴着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儿童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四)回顾全文、解决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个问题现在你解决了吗?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指导读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评析:无论是最初的浏览课文,还是反复读文,勾画书写,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为围绕之前的提问展开师生对话,通过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体验,体味了作者情感,此时再回到开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上,主要问题的解决便水到渠成,自然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 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而且你们的活力给老师带来了欢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交流上节课自己的收获。
2、听写生字词语。
3、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及“以花喻人”。
讨论解决: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有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初步感知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评析: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迁移仿写奠定基础。】
三、走近冰心、升华情感。
1、阅读作家卡片,根据个人课后查阅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对冰心的了解。
2、阅读冰心作品:
(1)回顾已经学过的冰心诗歌《雨后》;
(2)阅读《纸船》(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小结:“给世界爱和美”“‘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作品的主题。
3、再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升华情感。
四、拓展阅读、感悟春光。
1、课件出示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2、交流阅读感受。
3、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课文的学习只是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由此及彼,从有限课堂走向无限阅读空间,进一步补充阅读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拓展阅读将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春光无限”。】
五、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寄小读者》,写写阅读感受。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绿》
一、教材分析
1. 这篇选学课文是一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情,展开联想,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抓住一个“绿“立意新而深,语言形象、生动,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和教育。
2. 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个自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游西湖的总感觉,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点概括成一个绿字,醒目地突现出来。这个绿字吸引我来到西湖边,使我流连忘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的特点。写灵隐的绿,绿得“苍翠欲滴”,绿的发黑,绿的发蓝;而花港观鱼的绿,则绿的鲜,绿的亮。只觉的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这样的清晰的结构,这样生动的抒情,适宜于朗读,也适宜于列提纲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 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 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扫地点的转换,抓住有关景物特点的词语列提纲,理解描写绿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权、投影、词语片。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这是一篇远选学课文,节选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笔》。节选时有改动。我们准备用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课题只有一个字“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的?(板书课题,作简短谈话)。
2. 自学课文。边读边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作自学检查:
(1) 扫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读准。
(2) 检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读准一个前鼻音,两个后鼻音。)
(3) 检查是否按查字或联系上下文学懂了词语。重点是:流连忘返、苍翠、心旷神怡、婷婷、宛转。(如有其他词语学生不懂的,也可以讨论。强调学生自己学懂。
3. 理清课文脉络,把本文分成两部分来学。
(1)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那么,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我流连忘返呢?从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绿,体会到了西湖的绿,进而认识到绿的意义。本文为什么要以绿为题(杭州西湖的特点,就是给人以满目绿,一个引站千个爱西湖、爱祖国河山的读者的心。)
(2) 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领略这个绿字的(学生轻声自由读2-3自然段。也可放录音,让学生轻轻跟读)读后想想,回答问题。
4、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否给课文分段如何分?(分作两段。第一段(1自然段):总写作者游西湖,领略到一个绿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
的不同特点。表现了本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
5。根据单元:列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重点,我们已经按要求学会了背诵三课文。同样,我们也要用“列提纲的方法背诵这课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诵。
(1) 指名抓主要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 学生背诵课文第三产业自然段。
① 先指出作者游灵隐看到的景物,默读课文。
② 再划出写这写这些景物“绿”的词语,读读课文。(灵隐:满目是绿,道路两边……苍翠欲滴,似……也是绿的;飞来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绿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绿色之上……)
③ 以引读法牢记写绿的段落,为背诵作准备
(3)学习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① 自学。根据本段特点,划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写了联想的(师生讨论。看到的:绿叶、水珠儿、想到的:鲜亮生命力。)
② 引读法朗读第3自然段。(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联想的)。
6、指导给课文列提纲。(提纲上有:地点、景物、有关景物特点的主要词语。重点2-3自然段。
7、按提纲背诵课文。(主要背诵2、3自然段)背诵过程是:每人轻声试背,同桌同学互背,指名背加评议,全体齐背。)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终个人工作总结分析范文
最新上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文案
高三动员会教师励志演讲稿五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50字范文10篇
最新上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文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新编设计五篇
小学人教版下册五年级语文教案参考范例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五年级上语文新编试听教案五篇
语文知识的延伸指导教学设计五篇
语文有趣的班级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例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模板
词七首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祝福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登高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