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2021范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严重吗?(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认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开始吧!
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洛杉矶)
(2)一场怎样的地震?你从哪儿知道的?
大地震:A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B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4.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给人们带来的是巨大的伤害,是无尽的伤痛。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拍到的图片。你看,昔日繁华的都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高高的立交桥眨眼变成了残垣断壁;一辆辆漂亮的小轿车被砸的面目全非,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堆堆瓦砾掩埋;震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更是无情的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已变得满目苍痍,地震过后的洛杉矶留给我们的只有阵阵叹息、片片废墟、堆堆瓦砾,还有那火光冲天的大爆炸,还有多少绝望的眼神。课件出示词语:昔日 、地震、洛杉矶、叹息、废墟、瓦砾、爆炸、绝望。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着几个词语好吗?
6.在这场残酷的大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7.面对这样的大地震,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8.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1——12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语句中感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开始吧!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巡视。)
2.交流。
(1)第五自然段:别的父母哭喊过后,绝望地离开,可父亲不听别人的劝阻,坚持不离开。
A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是怎么劝的?(大屏幕出现课文片段)
B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回应的?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意思差不多,后两句一模一样。)
C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是啊,父亲的回答就是这样简单而有点重复的三句话,请四人一组合作讨论一下:父亲在说这三句话时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在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D交流。
《1》看着这些好心人,父亲多么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所以恳求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是的,此时的救援在与时间赛跑。多一个人的帮助,孩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所以父亲恳求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2》消防队长负责指挥救援工作,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父亲此刻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消防队长的帮助。(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孩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3》警察走过来,劝他马上回家,似乎在告诉他儿子已经没有希望了,劝他放弃,此时的父亲简直崩溃了(绝望了、悲痛欲绝),于是他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E父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你们读出来他的恳求、他的迫不及待、他的崩溃,下面老师和大家合作,带着你们的体会在读读这三句话吧! 《师引读》,多一个人的帮助,儿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儿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却让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F这位一心想救儿子的父亲,不理解为什么消防队长要拦住他,为什么警察要劝他马上回家,同学们,你能理解吗?(余震、爆炸、病菌——危险)
3.此时 父亲早已把自身的安危抛到九霄云外,此时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请问: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你会离开吗?为什么?
《1》 儿子还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我当然不会离开。——一位多
么坚定的父亲呀!
你会离开吗?
《2》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找到儿子,我绝不离开。——一位多么坚忍不拔的父亲。
你会吗?
《3》 我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儿子在与
死神搏斗,我一定要遵守诺言,一定要救出儿子。——一位多么恪守诺言的父亲。
4.同学们,请你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父亲苦苦挖掘,不肯离开呢?(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5.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父爱;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是一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是一位(永不放弃)的父亲,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6.让我们再次读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当好心人劝他时,他恳求地问:“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7.还从哪儿能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8.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子?想一想,读一读,开始吧!
《1》 请你读读这个句子好吗?(缓慢低沉)
为什么要读的这么缓慢低沉?(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筋疲力尽)
《2》 如果作者直接写他挖了36 个小时,好吗?(罗列时间更突出了
父亲挖的时间长,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3》 时间是如此的漫长,父亲是多么的劳累!可他仍在苦苦挖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你说这是一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坚忍不拔、、、、)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 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请你读读。《强调36小时、越来越快、声音
越来越大》__________敬佩,着急
《5》 同学们,那可是大地震过后的36小时呀,也许(会发生大爆炸),
也许(会发生余震),也许(会再次发生塌方),也许(父亲因过度劳累而晕倒),也许(父亲什么也没挖到,一无所获)、、、、、、、可是这位父亲毅然决然地坚持着,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9.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苦苦挖掘,不肯放弃呢?请你告诉我。(爱、承诺、决心、信念)
10.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的的确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11.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了这位父亲是这样一种形象。(课件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全班齐读。
12.此时的他已是疲惫不堪,此时的他已是伤痕累累,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四、拓展练习,情感升华。
1.看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些父亲的形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位在废墟旁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这位父亲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因为他要带儿子回家;还有这些父亲,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告诉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一样深。就让我们再次走近阿曼达的父亲,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请你将泪水凝聚笔端,写写此刻父亲会对自己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2.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3.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
A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
B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
C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
4.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
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这个人就是——父亲。
有一种爱把我们萦绕,这种爱就是——父爱。
有一歌这样唱到:《父爱如山》。
这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将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在交流探讨。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亲
了不起
儿 子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2021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2、理解重点语句,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悲痛的父母
1、师:同学们,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洛杉矶市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洛杉矶的一所小学里,(悲伤的音乐响起)(出示句子)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很多孩子根本来不及逃出来。孩子们的父母赶到学校,看到这小山一样的废墟,想到自己的孩子被深深的埋在底下,心里是多么的悲痛啊!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啊!
2、找出文中描写父母悲痛欲绝的句子。(出示两处句子)读一读
师引: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生: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2)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绝望地离开了
二、了不起的父亲
1、师:其它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只有这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要去干什么?(他要挖废墟,寻找自己的孩子。)
请大家想一想,其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留下来挖废墟?
原因:
(1)三层楼倒塌,钢筋、水泥形成一个巨大的废墟堆,很难凭几个人的力量挖掉。
(2)被埋在下面的小孩必死无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3)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有生命危险。
2、师:可是,这位父亲根本没有想这些。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自由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1)你来读一读这句话,你知道父亲挖了多少时间,36小时,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挖,挖到傍晚有没有停止?(没)挖了一夜,挖到明天凌晨有没有停止?挖到明天中午呢?挖到明天傍晚直至深夜才是三十多个小时?这是( )的三十多个小时,你能把这种漫长读出来吗?
(2)经过36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一副什么样子?
读说想象画面:手指抠破了,他没有停止;衣服划了长长的口子,他没有停
止;眼睛肿着、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范读再度想象。从外貌上去体会父亲的艰辛,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3)现在为什么没人阻挡他?曾经有哪些人来阻挡他?我们一起来读课
文。(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连续挖38个小时,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没有失常。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生齐读
3、师:老师把这几句话改写成诗歌的形式。(出示诗歌)
挖了8小时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12小时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24小时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36小时
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读一读诗歌:师范读
一组读第1小节,两组齐读第2小节,三组齐读第3小节,四组齐读第4小节。(配乐朗读)
4、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
三、了不起的儿子
1、师:这三十多个小时,对被埋在废墟下的存活着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难熬啊!
(出示一段话)学生读一读,并口头补充完整。
阿曼达和另外13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周围漆黑一片,到处是
断裂的钢筋,破碎的水泥块,孩子们痛哭并大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呀!”阿曼达痛哭过后,突然想到爸爸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于是,阿曼达心里充满了希望,对同学们说:
2、师:请同学们想象儿子苦苦等待父亲来救的情形,那里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点食物,在三十多个小时里,他的身体状况会怎么样?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学生仿写诗歌,然后指名读一读。
等了8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等了12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等了24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等了36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3、两首诗歌融汇在一起,读一读:
8小时过去了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又累又困,饥渴难耐,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12小时过去了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嘴唇干裂,嗓子冒火,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24小时过去了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浑身乏力,难以支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36小时过去了
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饥寒交迫,极度虚弱,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 )
4、师: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父亲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所以他不停地挖呀,挖呀;儿子心中也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父亲会来救我的,所以他满怀信心地等呀,等呀。是什么让这对父子彼此心灵相通,都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读一读。你读懂这句话了吗?好!我来把前半句改一下,你们说后半句,谁敢试一试?
(1) 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
(父亲和阿曼达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2) 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
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类似的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
师: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师生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
师生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5、师:这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诺言;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信任的源泉。是爱和信任让他们有了坚定的信念。是父爱创造了奇迹,是父爱感动了上苍,是父爱救出了这14个幸运的孩子。
6、师:从孩子们被埋在废墟下到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这中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个小时,足足有两天一夜哪,阿曼达终于等来了父亲,终于可以走出可怕的废墟了,这时,阿曼达多么想马上??多么需要??
7、师:可是,当父亲向他伸出双手说:阿曼达,出来吧。那时,阿曼达却说(全体学生接下去读)
出示:“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8、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师:在这个时候,还会想到让同学们先安全地离开,自己最后一个离开,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啊!
9、师: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劫后重生、亲人团聚那无比幸福的一刻吧
全班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全文
骨肉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在生活中,我们也感受着这样的爱。爱是一首不老歌,爱是一首感人的诗,爱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多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2021范文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生活小事中所蕴涵的父子真情。
4.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生活小事中所蕴涵的父子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文本细读:
家庭生活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在这平凡之中蕴涵着深深的爱。
《新年礼物》讲的是新年前夜,麦克思来想去,决定送给父亲一件特殊的新年礼物:明天清早起来,偷偷帮助父亲完成挤奶的工作,给父亲一个惊喜。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事情的经过。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麦克的准备。通过麦克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麦克的家境、父亲的辛劳以及小麦克的懂事和善良。第二部分(第四自然段至文章结尾)写麦克完成心愿。先写麦克挤奶前的紧张、激动的心理;完成心愿后写他的紧张与期待,父亲的惊喜、感动与幸福。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全篇通过人物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简洁的对话,细微的动作,使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引起了读者共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给父母长辈或其他人送过礼物?送过什么样的礼物?他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礼物的课文《新年礼物》,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说说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课文,感受真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麦克送给父亲一份怎样的新年礼物,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体会着读一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1)听着楼下父亲沉重的鼾声,他思忖着: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他是多么地爱我……不过他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多花钱的。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朗读,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个勤劳、节俭、爱孩子的父亲形象。)
(2)这样想着,麦克禁不住暗自笑了起来:这真是个好主意!不过我不能睡得太沉,免得错过了时间。
(从这段文字中引导学生体会麦克的善良、稚气以及对父亲深深的理解与爱。)
(3)“或许是第二十次醒来了,每一次他都划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钟。一点半,两点……”
“麦克赶紧脱掉衣服上床,用被子蒙上头,用手按着兴奋得怦怦乱跳的胸脯。”
“时间一分一秒地挪动着——五分钟,十分钟……他急切地期待着。”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麦克当时激动、紧张、急切、兴奋的心情。
(4)提问:当父亲“带着呜咽声的笑”,一把拉掉蒙在麦克头上的被子,将他紧紧搂在怀里时,父亲会想些什么?麦克又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年礼物》这篇课文,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给大家读一读?
2.通过学习,你觉得麦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父亲呢?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进行交流,体会着读一读,并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1)我想对麦克说:_____。
(2)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____。
(3)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 。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在生活中,你有过像麦克这样的体验吗?可以向同学们说说当时的情形以及自己的心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三、读童年书架的扩展阅读文。
四、作业
1.把这篇课文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跟父母交流读后感受。
2.用不同的方法记忆本课生字并抄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2021范文4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生活小事中所蕴含的父子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父子之间的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一份礼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记下来。
学情简析:文章文字浅显、易懂。相信学生只要用心读就一定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那份浓浓的亲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你在什么节日收到过什么礼物?
学生交流
预设:
1.我在生日时爸爸给我买了个大蛋糕。
2.过年时爷爷给我压岁钱……
师:是呀,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同样写礼物的文章.课文的主人公麦克在新年之夜也给他父亲送了一分特殊的礼物。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一下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情感,领会麦克对父亲的爱。)
(二)配乐范读,听中悟情。
1.师生合作配乐读课文。
2.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想呢?
预设:
1.我觉得麦克很爱他的父亲,所以才会想出送这样礼物给他。
2.我认为麦克是用帮爸爸做事情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无尽的爱。
3.爱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所以麦克才会用实际行动来作为礼物送给爸爸。
(设计意图:整体感悟,既可以使学生对全文又一个完整的了解,又可以在初步的感悟中为全文的教学定下基调。)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再读课文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读一读,遇到困难找同学帮忙。
给生字加上拼音,并借助工具书组词。
同组同学交流每个字的应该注意什么。
在注音本上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说中悟情,读中悟情。
师:麦克对父亲的爱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到的,而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出来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麦克对父亲的爱。
生交流。
片断一:
(出示:或许是第十次醒来了,每一次他都划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钟,一点,一点一刻,三点差一刻了,……他激动地坐起来,套上衣服,摸索着溜下楼梯,悄悄地打开吱吱嘎嘎作响的木门。)
生: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麦克很爱他的父亲,他醒了那么多次,就怕错过这个时间,说明麦克很在乎这件事,很想把这份礼物送给父亲。
师:说得对,麦克为了不耽误送礼物,所以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如果此时你来到麦克家的窗前,透过他家的玻璃窗,你会看到些什么,你又会听到些什么呢?
(出示说话练习:透过麦克家的玻璃窗,我会看到_______ ,我会听到 _______。)
预设:
生:我看到麦克小心翼翼地打开火柴盒,划了一根火柴,看了一眼那只古老的钟,又躺下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划了一根火柴,一看时间到了,就激动得坐起来。听到他说:“啊!时间终于到了”。
生:我看到麦克家的闹钟放在梳妆台上,旁边有许多烧过的火柴梗.听到他小声地嘀咕着:不知爸爸会不会喜欢我这份礼物。……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法将学生带到现场,通过说话训练,使学生想象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景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麦克急切的心情,从而感悟麦克对父亲的爱。)
片断二:时间一分一秒地挪动着——十分钟,十五分钟……
师:这句话有哪个词的用法比较特别。
预设:
生:挪动。时间过得都是一样快的,怎么会觉得挪动呢?
生:因为麦克急切地盼望着看到父亲的反映。
师:那么应该怎么才能读出当时麦克的激动,紧张,与兴奋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片断三:为什么父亲会发出带着呜咽声的笑?
生:因为儿子所作的事令他非常感动。
生:他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麦克不是用金钱,而是用实际行动给他送礼,他很开心,很感动,所以发出呜咽声的笑。
师:父亲是如此的高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是紧紧地抱住儿子。但是,我们分明感到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他们之间流淌,那时什么?
(生:那是爱的暖流。)
师:尽管屋里很黑,他们彼此都瞧不见对方的脸。
预设:
生:但是他们两人的心灵相同。
生:但是麦克的这份礼物使他们父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生:但是爱在他们的心中永远留驻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说话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子深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带着对文本的感悟选取最能表现麦克挨父亲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师: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可以使原题目),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设计理念:在感悟主体的同时,概括了课文内容。)
师:麦克的礼物是如此平凡,因为他根本没有用一分钱,麦克的礼物又是如此不平凡,因为他对父亲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买到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 (出示小练笔)
(1)我想对麦克说:___________。
(2)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_______。
(3)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 _______。
预设:
生: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爱是不能用金钱交换的,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样,爱是无私的。
生: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应该多陪陪你的儿子,他是那么的爱你。
生: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不要对父母太任性,父母是爱我们的,要体谅父母。
(设计意图:学习本文,我想不光是要让学生体会麦克与父亲的深情,更要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就是要爱我们的父母,体谅我们的父母.将麦克对父亲的真情内化为学生为父母的爱,也能像麦克一样真诚的去关心他们,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教师总结:
在生活中有许多爱着我们的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我们呢也爱着他们,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 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人与人之间送礼物是友爱的表现,礼轻情意重,礼物的意义不在于价钱的多少,而在于付出了真情,传递了爱和友谊。现在,你决定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你父母、长辈或是朋友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2、 在生活中,你有过像麦克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五、 板书设计
新年礼物
善良送给 勤劳
稚气麦克 父亲 节俭
疼父亲 干活爱孩子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2021范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积累描写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懂得麦克以自己的行动作为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体会麦克与父亲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麦克以自己的行动作为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体会麦克与父亲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礼物,也会送出礼物。记得三八妇女节那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送一份礼物给自己的妈妈,你送的是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这份礼物呢?
生:我送的是鲜花,妈妈平时很辛苦,我想用鲜花对她表示感谢。
生:我送了三朵白色的康乃馨,我认为康乃馨可以代表母爱。
生:我是给妈妈洗了一次脚,我想用这种方式对妈妈表示感谢。
师:是呀,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同样写礼物的文章。课文的主人公麦克在新年之夜也给他父亲送了一分特殊的礼物。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一下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
(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回忆母亲节给妈妈送礼的情形,激发学生对母亲爱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情感,领会麦克对父亲的爱。)
二、配乐范读,听中悟情。
1、师生合作配乐读课文。
2、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觉得麦克很爱他的父亲,所以才会想出送这样礼物给他。
生:我认为麦克是用帮爸爸做事情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无尽的爱。
生:爱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所以麦克才会用实际行动来作为礼物送给爸爸。
(设计理念:整体感悟,既可以使学生对全文又一个完整的了解,又可以在初步的感悟中为全文的教学定下基调)
三、说中悟情,读中悟情。
师:麦克对父亲的爱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到的,而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出来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麦克对父亲的爱。
交流。
片断一:
(出示:或许是第二十次醒来了,每一次他都划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钟,一点半,两点……三点差一刻了,他激动地坐起来,套上衣服,摸索着溜下楼梯,悄悄地打开吱吱嘎嘎作响的木门。)
生: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麦克很爱他的父亲,他醒了那么多次,就怕错过这个时间,说明麦克很在乎这件事,很想把这份礼物送给父亲。
师:说得对,麦克为了不耽误送礼物,所以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如果此时你来到麦克家的窗前,透过他家的玻璃窗,你会看到些什么,你又会听到些什么呢?
(出示说话练习:透过麦克家的玻璃窗,我会看到,我会听到。)
生:我看到麦克小心翼翼地打开火柴盒,划了一根火柴,看了一眼那只古老的钟,又躺下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划了一根火柴,一看时间到了,就激动得坐起来。听到他说:“啊!时间终于到了。”
生:我看到麦克家的闹钟放在梳妆台上,旁边有许多烧过的火柴梗。听到他小声地嘀咕着:不知爸爸会不会喜欢我这份礼物。
……
(设计理念:采用情景法将学生带到现场,通过说话训练,使学生想象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景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麦克急切的心情,从而感悟麦克对父亲的爱。)
片断二:时间一分一秒地挪动着——十分钟,十五分钟……
师:这句话有那个词的用法比较特别?
生:挪动。时间过得都是一样快的,怎么会觉得挪动呢?
生:因为麦克急切地盼望着看到父亲的反映。
片断三:为什么父亲会发出带着呜咽声的笑?
生:因为儿子所作的事令他非常感动。
生:他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麦克不是用金钱,而是用实际行动给他送礼,他很开心,很感动,所以发出呜咽声的笑。
师:父亲是如此的高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是紧紧地抱住儿子。但是,我们分明感到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他们之间流淌,那时什么?(生:那是爱的暖流。)
师:尽管屋里很黑,他们彼此都瞧不见对方的脸,但是。
生:但是他们两人的心灵相同。
生:但是麦克的这份礼物使他们父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生:但是爱在他们的心中永远留驻了。
……
(设计理念:通过这个说话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子深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师:麦克的礼物是如此平凡,因为他根本没有用一分钱,麦克的礼物又是如此不平凡,因为他对父亲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买到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出示小练笔)
(1)我想对麦克说:。
(2)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
(3)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
生: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爱是不能用金钱交换的,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样,爱是无私的。
生: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应该多陪陪你的儿子,他是那么的爱你。
生: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说,不要对父母太任性,父母是爱我们的,要体谅父母。
(设计理念:学习本文,我想不光是要让学生体会麦克与父亲的深情,更要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就是要爱我们的父母,体谅我们的父母。将麦克对父亲的真情内化为学生为父母的爱,也能像麦克一样真诚的去关心他们,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年老师主题论坛演讲稿五篇
工程监理个人工作总结参考范文五篇
圣经读书心得300字范文10篇
人教版中彩那天小学四年级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中彩那天小学四年级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名师电子版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二年级名师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五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生命的壮歌教案
四年级语文识字教案设计最新例文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名师推荐参考教案
最新四年级语文园地六教案文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意图范文
小学第一朵杏花四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原文及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小学苏教版四年级原文及教案
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