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a版上册教案最新例文1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日本侵略军当年在南京_中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毋忘国耻,这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第二段中的典型事例是怎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突出日军暴行的。
教学准备:
录音、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2、学习生字新词。
3、完成有关字词作业。
教学过程:
1、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
(2)解题。理解词语:刻骨铭心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引导学生评议,把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①“国耻”在课文中指什么?②这什么说这“国耻”是刻骨铭心的?
(2)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带点的字。
荷(hè)枪实弹(dàn)用另一个读音分别组词。
(2)读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词语。
骇人听闻:骇,惊吓。使人听了吃惊。
如愿以偿:偿,满足。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令人发指:发,读fà 。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年逾古稀:逾,超过。古稀,指七十岁。年纪超过七十岁,指高龄老人。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解疑。
4、给课文分段。
(1)本文是一篇参观记,这种类型的文章常按“概括介绍—参观经过
—观后感”的结构来写。我们可根据课文的结构给课文分段。
(2)本文也可采用先把课文主体部分(参观经过)划出,再看头尾的方法来分段。
5、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课后第三题)
(3)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学习句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看拼音和汉字,把词语写完整。
xiàn yàn
沦( ) 火( )
dào tāotāo
( )田 ( )不绝
小结规律:带有偏旁“”的,发an音;不定期有偏旁“”发ao音。
(2)听写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恰当。
①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多天内,这35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
②南京沦陷后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屠杀了35万人。
(3)抓住这一段课文的重点词概括段落大意。
3、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第二段,根据作者的参观顺序给课文分层。全班交流,说说根据哪些句子来分层?灯片出示。
①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
②史料陈列大厅很宽敞,墙壁上挂着250幅图片。
③走进尸骨陈列室,首先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
④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室外的卵石广场却给人另外一种感觉。
启发学生理解第④句的过渡作用。
(2)学习第二层。
①自由读第二层课文。
②这两段都采用了先概括介绍后举实例的方法,重温历史,控诉侵华日军的罪行。找出课文中的实例部分。
③理解重点句。
a.从1937年12月到期938年2月初……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这句话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图片内容的?(时间短,手段多,杀人面广。)
课文用了一个长句来全面来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读起来一气呵成,情感愤怒激烈沉痛。指导朗读。
b.35万人惨遭屠杀,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这里两个连续的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c.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恰当
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第一句用“把”字句,突出了“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人间地狱”是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强调日本侵略者对这场空前的劫难罪责难逃。)
(3)学习第三层。
①指名读课文第三层。
②读旁注。
(4)学习第四层。
①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②讨论:大院卵石地面——小路边13块浮雕——围墙边的一组浮雕。
小结:本层按参观顺序记叙。
(5)根据各层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4、指导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全班讨论:这什么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辱”?“深刻的启迪”指的又是什么?
师归纳:国力衰微,就会遭到外国人的欺负,要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就得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3)这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布置作业。
片段练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取一题。
(1)站在“侵华日军南京_遇难同胞纪念馆”前。
(2)学习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的写法,介绍你的学校或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a版上册教案最新例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2、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
三、认读生字新词。
1、师: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提出来。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虐、曦
注意分清这二个字的读音:焚fen 萌meng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十分忧愁的心情。()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四、小组讨论:
师: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师: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请在课文中划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第五大贡献
二、深读课文,思考:
师: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难度大--许多外国研究人员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袁隆平知难而上。
2、时间长--整个研究历时十多年,其中单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就化了六年之久。
袁隆平矢志不渝。
3、挫折多--"十年_"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
袁隆平坚持不懈。
师:找出课文中那些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三、讨论交流:、
袁隆平的成功经历给你什么启示?你有什么话要说?
四、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
如:
成功贵在坚持。
五、以"走近科学家"为主题,要求同学在课外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在班内作一个交流。
小学六年级语文a版上册教案最新例文3
教学要求:
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语。
2、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品质。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袁隆平坚持不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对袁隆平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当代神农氏。
2、你知道什么是“神农氏”吗?
3、教师简介神农氏。(出示课件)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他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因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成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4、那么,你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袁隆平)
5、过渡:袁隆平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扫请文字障碍。
2、指名读本文词语,并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袁隆平的事迹。
4、教师简介袁隆平。
5、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奇思妙想。
第二部分:迎难而上。
第三部分:艰难寻找。
第四部分:终获成功。
三、学习新知
1、自由读文,思考:袁隆平为什么会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的句子来。
课件出示: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⑴、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袁隆平是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人,他的成就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⑵、你知道“奇迹”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奇迹: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⑶、为什么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迹呢?(因为在全世界,这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之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我们中国的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所以称为奇迹。)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文本,了解这位当代神农氏请看课文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轻声读第5、6、7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词最揪动人心?
【岌岌可危 忧心忡忡 心急如焚】
2. 能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吗?(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3.袁隆平为什么而忧?为什么而急? 指名读课文。
4.出示补充资料。
令人心忧的饥荒
1959年,由于在制定国家农业生产计划时出现了重大失误,当年全中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13%;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粮食亩产量深受影响;1960、1961年,尽管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自然灾害加剧,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1961年国家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减少了530亿斤。
受粮食产量的影响,1959年我国农村、城镇人均口粮供应逐年下降。除了数量有限的大米、面粉,人们吃得更多的是玉米、高粱、红薯干、代食品(糠、藕渣、树根、野菜、芋梗、榆树叶……)。食用油、肉类奇缺,1960年农村户口仅能供应人均每年3斤油,2.4斤猪肉。
由于供应的严重不足,全国出现大面积的饥荒。据《当代中国安徽》记载,1959年—1960年,中国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
5.袁隆平为中国大地遭受饥荒而忧,为人民吃不上粮食而急,说明什么?(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6.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评价:你注意了这两个词,所以你读得很好;从你的朗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袁隆平忧国忧民的情怀
7.直接引读,面对这样的现状,袁隆平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
四、细读品味
1.谈话:袁隆平是如何实现他的奇妙构想,成为一个令世界为之称道的当代神农氏的,大家预习过了课文,知道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他成功之路却是——?书上有个词说明他经历了很多困难,是哪个词?。(引导学生说出“百劫千难”随机板书:百劫千难)“百劫千难”是什么意思?(“劫”和“难”都是困难、挫折的意思, “百”和“千”形容经历的困难多)他都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呢?默读课文的二三四部分,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简单写下你的感受
2.交流,相机出示有关段落
迎难而上,敢于挑战
然而,水稻杂交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①外国研究人员的放弃,西方学者的断言,无形中给袁隆平施加了……(压力)(相机板书:外界压力)
②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却——(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硬骨头”在课文中指什么?(搞杂交水稻)
为什么称之为硬骨头?(水稻杂交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
说的对,知道什么叫 “前无古人”吗?(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
而袁隆平却决定要——(“啃”)
③ “啃”可以用什么词代替?(咬、 嚼) 可以换吗?为什么? (因为“啃”更能体现出困难大,不易克服)
④前人没有做过的世界性大课题,西方学者都为之却步,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袁隆平却偏偏要“啃”,你感受到什么?(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勇于尝试、不畏惧困难)随机板书——、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敢于挑战
⑤ 把这些词读好了,句子就一定能读好,谁来试试?(引导学生朗读)
评价:老师听出你把“硬骨头”重读了,让我感受到这是迎难而上的袁隆平;重读“偏偏,”这是一个勇于尝试的袁隆平,“啃”这是一个敢于向困难挑战的袁隆平
艰难寻找,坚持不懈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的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 没找到。
第二天, 没找到。
第三天, 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得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
①你很会读书,知道抓关键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②再读读这部分内容,看看那个词最能表现出寻找的艰难,(大海捞针,随机板书)大海捞针在文中指什么?寻找雄性不育植株就像在辽阔的大海中寻找一根针一样,足以体现出艰难。
还有那些词体现出艰难,你分析得很好,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吗?
③渲染:老师仿佛看见,炎炎烈日下,袁隆平挥汗如雨,他弯着腰,弓着背……你仿佛看见怎样的情景?(指生叙述)
④谁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读读这部分?
⑤烈日当头,袁隆平就是这样艰难的找啊,找啊……(引读)到底找了多长时间?(六年)
⑥整整长达六年啊,一年是365天,六年呢?(随即在黑板上板书)2190天啊,历尽千辛万苦,就为寻找一株“雄性植株”,此时,你感受到什么?(寻找的艰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随机板书——(坚持不懈)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
⑦这六年来,袁隆平仅仅在一个地方找?而是——跑遍了半个中国,什么叫跑遍了?(踏遍了每一寸土地,走过了每一个角落,叫跑遍)
小结:为了寻找一株雄性不育植株,历经2190天,足迹遍布半个中国,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袁隆平的坚持不懈,让我们和袁隆平一起艰难的寻找(齐读这段话)
过度:从文章第四部分,你还能感受袁隆平经历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面对的?
不顾安危,终获成功
那是一个阴沉的黄昏……污水搅拌成一团
1. 十年_期间,人为的破坏,令袁隆平——痛哭流涕 痛苦不堪,他为什么“痛哭流涕、痛苦不堪”?(“十年_”几乎断送他的全部实验成果,稻苗被毁坏)板书:十年_
2.这场劫难令每一个人都感到心痛,但令我们喜出望外的是袁隆平的助手保存了四钵稻苗,这是四钵怎样的稻苗(失而复得劫后余生),面对这四钵稻苗,袁隆平……的神态是怎样的?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①通过这个句子,你充分体会到什么?(对稻苗的珍爱,对科研成果的热爱)
②谁能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③小结: “十年_”期间,人人自危,可是袁隆平一心挂念的只有他的科研和科研成果,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热爱科学)随机板书:【不顾安危】
过渡语: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袁隆平顶住了西方舆论压力,大海捞针般艰难寻找雄性不育植株,经历了十年_的人为破坏,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坚持不懈地追求,终于在1975年成功研制出早熟高产的水稻。
(二)过渡语:那么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收益呢?(指读32.32自然段)
(三)过渡语:袁隆平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他的?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出相关的句子,(随机板书:第五大贡献)
(四)、总结:培育杂交水稻成功,这不仅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造福人类的奇迹。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切都说明他不愧是——“当代神农氏”
四、总结全文,了解文章结构
1、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全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下那突出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伟大意义及获得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更能突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品质。)
五、布置作业
整理袁隆平的事迹,积累更多科学家的事迹。准备进行“我最喜爱的科学家事迹交流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a版上册教案最新例文4
教学目标:
1、会读写 “神鞭 恶魔 小心翼翼 坛坛钵钵 馥郁 气人心脾 晨曦初露 阴雨菲菲 郁郁葱葱”
2、读课文,通过研究杂交水稻,体会不畏艰苦,热爱科学事业,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3、揣摩文章首尾呼应,倒叙等手法对激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4、领会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并探究四个片段分别从那些方面表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当代神农氏。
2、你知道什么是“神农氏”吗?
3、教师简介神农氏。(出示课件)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他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因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成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4、那么,你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袁隆平)
5、过渡:人们为什么成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默读课文。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
三、认读生字新词。
1、师: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提出来。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虐、曦
注意分清这二个字的读音:焚fen 萌meng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十分忧愁的心情。()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四、小组讨论
师: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五、研读课文,体会特点。
让学生独立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重点体会倒叙手法的作用。 老师小结:文章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开篇先介绍了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意义,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使用典型事例,具体讲述了袁隆平先生的感人事迹,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最后呼应文章的开篇,用具体数字进一步说明袁隆平先生为世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非常具有说服力。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a版上册教案最新例文5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写出对他的正确评价。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用事实、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热爱。
4.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通过研读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学生们在课上表现,引领学生感悟怀特森老师用心良苦。
2. 体会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思想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
1. 体会侧面描写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学会质疑与探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师生对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老师,你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说一说,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老师你们愿意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一个这样的老师》
3.想一想:读了课题以后,你产生了那些疑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正确断句)
3.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狡黠凯蒂旺普斯……)
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5.集体质疑解疑
(1)质疑
(2)结合课文内容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面面相觑(指导“觑”的字形) 冰川期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狡黠(指导“黠”的字形,字音)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怀特森老师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提示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去说。)
(1)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复述科学课上发生的事。
(3)说说你对怀特森老师的印象。
7.用归并法给课文划分段落,讨论每部分的写的是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一)凯蒂旺普斯事件,感悟怀特森老师用心良苦。
1.快速浏览1——10自然段,体会:怀特森老师是( )的一个老师。阅读提示:
⑴.画出描写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怀特森老师是()的一个老师。
⑵.边读边做批注。
2.集体交流——怀特森老师是()的一个老师。
教学估计一: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知识丰富)的老师。
(关注1、2自然段,通过“面面相觑、惊奇、绝迹、没有人知道”等词语或句子,体会怀特森老师的博学,了解学生们对他的喜欢。)
教学估计二: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捉弄人、狡猾、胡编乱造……)的老师。 (关注 5——8自然段,通过“狡黠、编造”等词语和学生的反应,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捉弄人、狡猾、胡编乱造……>的老师。)
3.抓重点句,体会孩子们被捉弄后的气恼与愤怒,指导朗读。
引导:面对这样一个捉弄人的老师,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根据学情相机出示)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的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
(1)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2) 指名读。
4.感悟老师的良苦用心。
引导: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1)师生角色体验,理解怀特森老师的用意:
“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2)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想通过这件事让我们学会什么呢?让大家学会思考,认真分析,学会怀疑,敢于质疑。还从哪儿看出来?
适时板书:思考 分析 怀疑 质疑
(3)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出示课件)
(4)交流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
估计:(特殊、用心良苦、与众不同,教给我们学习方法……)
随机板书:与众不同
过渡: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你受到这样的戏弄心情会怎样呢?
(二)、默读课文,思考在“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用曲线画出相关的句段并在旁边作批注。
1.交流我的心情变化。
喜欢——吃惊——愤怒——领会良苦用心
2.学生江报,老师引读。(出示课件)
过渡: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不寻常的探索,他虽然只教我们科学课,但他那独特的教学思想,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边请同学们默读12——14自然段,看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新怀疑主义”,体会怀特森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1.默读12——14自然段,思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课件)
不习惯怀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2.集体交流体会:
课堂上(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
(1) 提问:“正视”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联系文引导学生体会课堂上学生们理直气壮、很有勇气和自信心,以及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坦荡和毅力。)
小结:当我们的怀疑正确时,它促使老师也去纠正错误,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是我们自己,就连老师也受益匪浅呀!
(2)生活中(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
提问:又一个“正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联系全文,帮助学生明确怀特森老师带给作者本人的深远影响。①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我”从心底里敬佩他。②我在生活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新怀疑主义”,告诉对方“你错了”。)
(3)此时此刻,你认为怀特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小结:看:思想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他取得这样的卓越成就,我想,与怀特森老师带给他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板书:深远影响)
三、快速阅读,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凯蒂旺普斯事件),找一找除了描写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还有哪些内容的叙述?体会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2.讨论体会:最后3个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要点:①“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等多处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叙述过程饱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故事情节更加真实,怀特森老师的心想因而更加丰富、可信。②最后三个自然段,讲述了三段事实,三个方面,更全面地说明:怀特森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这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3.总结: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文中既有作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行为、神态等细致地正面描写,也有对“我”心理活动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这种通过对有关的人、事、物、景的描述,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可以丰富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表达方式,组织我们的习材素材。(课件出示)
四、积累有关质疑的名言,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读下面几则名言。
不能则学,疑则问。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悟从疑生,乐知苦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2.感受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总结
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真正读懂了怀特森老师,也读懂了新怀疑主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在质疑中发现,在质疑中成长。
六、作业
1.试着把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带到你的学习生活中去。
2.采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认为独特的人。
板书设计:
24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与众不同 学会怀疑
学会探索
影响深远 学习方式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度通用工作反思总结范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学生演讲稿五篇
稻草人的阅读心得感想范文10篇
银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五篇
语文一年级上册复习一教案模板
八年级语文讲评教案参阅五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最新例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文案
四年级上册语新编拓展教案设计五篇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巨人的花园原文及教案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一语文教案案例
小学语文故事导入教学方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样本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推荐教案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考例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案新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