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教案
一、导入新课
1979 年,有一篇散文获得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以后,这篇散文被海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大家知道这篇散文是什么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创作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诗一般的语言,真挚强烈的感情,将读者带进了美的世界里。今天,就让我们徜徉、领略一番吧。
二、朗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三、总体把握
先让我们看看文章写了些什么。
? 全文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一( 1-3 段),由眼前的景物引出对故乡榕树的怀念,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也带入了自己的回忆之中。二( 4-10 )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故乡的人和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是文章的主体。三( 11-12 )由回忆回到现实,再次书法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 主题
显然,这是一篇即景生情、情以物兴、借物抒情的散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其主题:思乡怀旧。
四、文学鉴赏
我们知道,“思乡怀旧”可谓是一种永恒的主题了,自古及今,不知道有多少赤子抒发过。然而,作者虽然写的是一个老题材,今天读它,仍然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优美的感觉。
事实上,本文作者确实用他那生花的妙笔把我们引进了美的王国,使我们获得了醇厚的美感。
? 景美
请先看看故乡的风景怎样美的吧。
故乡榕树“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团团绿云”,“春天新长的嫩叶……晶莹的露珠”( 3 )“从故乡的后山……鸭子”,“榕树下洁白的水流……小石狮子”( 4 )前者,这榕树的形和神,光与色,静与动;后者,榕树旁的欢乐、热闹与幽静、榕树下的物、事、人,都被作者朴实简洁地描绘出来。读着这如诗如画的景物语句,怎么不能令人心摇魄动: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 事美
波斯诗人哈菲斯说过:“世界的行程是一把血染的刀,滴下的每滴血都是皇冠。”随着作者远离故乡的时光日增,郁藏在胸中的思乡之情就犹如溪水汩汩涌流,并且借助种种小事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感情丝线,编制成蘸满血泪的皇冠,戴在故乡这两棵古老而年轻的榕树头上。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故乡榕树下种种美好的事物吧。
在那里,有我和小伙伴用竹竿当桨,把榕树那段空的凹槽当船划的情趣( 5 );
在那里,有关于“驼背”榕树中藏着蛇精,遭到天打雷劈以致烧空了一段树干的神奇传说( 6 );
在那里,有母亲为给孩子求药治病、跪在榕树下向榕树虔诚地祈祷的慈容( 7 );
在那里,有蹑着很小的“三寸金莲”的祖母一边看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嘱咐我小心,把我折下的榕树枝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古朴风习( 7 )
……
这真是:点点小事融美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人美
景美,事美,人更美!
儿时的伙伴,汲水的少女,爱子心切的母亲,慈祥的祖母,他们身上无不显示出美,无不是美的化身。天真美,青春美,慈爱美。美中贮满了爱,贮满了真,贮满了善。
或许有人说,孩子天真幼稚,美;少女单纯活泼,美;那母亲和祖母慈祥善良,美;而那些终日辛劳的成年男子、晒得黝黑黑的农人怕未必有好的脾气,怕未必美。如果这样猜测,我说就完全错了。这里到榕树下息凉、睡觉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脚踏实地而来,飘飘欲欲而去。讲三国,说水浒,谈农作物长势和收成,拉胡琴,唱小曲,长啸天空,他们活得多么潇洒!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
一、教材情况分析:
1 .本文语言优美但篇幅较长,所以宜片段朗诵, 不宜全文诵读。(读一遍需近 20 分钟)
2 .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忆的衔接句,但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所以宜由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多半能体验思乡情绪,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他们自己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所以教学本文意在启迪如何以我手写我情。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 2 .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事→情) 3 .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
四、教法媒体选择及课时安排
1 .点拨、诵读教法 2 .投影胶片等 3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 — 3 分钟)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 故乡的榕树 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 5 节浏览至第 10 节。
二、 故乡的榕树 有什么奇异之处?( 15 分钟左右)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三、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 20 分钟左右)
明确 A 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 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 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请看课文 1 — 4 节和 11 — 13 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 1 .从第 3 节开始回忆 2 . 1 — 2 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 .第 3 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 3 节末句。 4 .第 4 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 《弯弯的月亮》写忆中故乡,语言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放歌曲,放投影胶片:“歌词”)
5 .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 6 .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启下文回忆
7 . 11 — 13 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8 .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 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四、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 2 — 3 分钟)
明确: 1 .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 .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 .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五、作业 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六、板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胶片一
一 特殊 形状奇 理想的启迪者 放飞者(伙伴) 友情
传说奇 道德的寄寓者 教化者(爷爷)
株 一般 功用奇: 爱心的传达者 实现者 (祖母) 亲情
两 特殊 劳人的荫蔽者 慰安者 (乡亲) 乡情
株 夏夜的造境者 催眠者 (我)
胶片二 胶片三
眼前树 思乡之作:选材(寄情于物)
别具深意,富有特色
忆中树 组材(插叙方式)
容量很大,开合自如
特写镜头,广角镜头 语言(类于顶针)
分镜头( 5 、 6 、 7 、 8 、 10 ) 情韵悠长,绵绵不绝
(细腻描写)
真切动人如在目前
不丰不杀恰到好处
眼前人与忆中树交融
(两地交通,彼此相思)
七、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 96 年 12 期 P26 上,有宁夏 / 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 a. 《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 b. 《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 20 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 4 节、第 5 节写理想处,第 10 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 3 、 4 、 5 、 10 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 a .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 4 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 b .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 3 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 c .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 >3 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故乡的榕树》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蓊郁(wěng) 庇荫(yīn)
镌刻(juān) 皮癣(xuǎn)
B.摇曳(yì) 粗犷(kuàng)
脸颊(jiá) 祈求(qí)
C.嬉戏(xī) 虔诚(qián)
黝黑(yǒu) 恬静(tián)
D.鬈曲(quán) 凉飕飕(shōu)
未泯(mìn) 魁梧(kuí)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
A.迷蒙 赏心悦目 童心未泯 毛茸茸
B.矇眬 攸然自得 飘泼大雨 乌溜溜
C.搁浅 安然无恙 苍虬多筋 黑黝黝
D.笼罩 战战兢兢 唠唠叨叨 凉飕飕
3.依次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 绿云。
②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 的风中晃动如耳坠。
③他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 的红晕。
④那 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A.团团 袅袅 淡淡 汩汩
B.朵朵 柔柔 淡淡 哗哗
C.朵朵 袅袅 浅浅 汩汩
D.团团 柔柔 浅浅 哗哗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备课组的工作总结范文10篇
精彩竞聘演讲稿范文
高中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10篇
公司职员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0篇
语文教材教学任务计划模板
高一下册人教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语文五年级下册考试反思范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拣麦穗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布衣总统孙中山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双桅船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沙田山居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布衣总统孙中山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