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分析

李盛老师

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信息技术, 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是以数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数学是抽象性、 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特别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声音、动画结合的特点,把数学课本上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新知识,促进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是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我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个长方体立体图形,然后利用电脑操作把它展开得到六个面的一个平面图形,分散了难点,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把平面图形折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电脑演示上下、左右、前后而运行的重叠画面。 学生很容易发现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同时闪烁长方体的长、宽、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观察前后、左右、上下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这种动感的演示,学生亲眼目睹了变化的过程及图文并茂的形象,通过集体交流、小组评议的方式,学生知道长×宽×2 表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长×高×2 表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宽×高×2 表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把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可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宽×2+长×高×2+宽×高×2.这样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概念以及计算公式的印象非常深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 在教学“量的计量”一节时,我搜集了许多图片、数据信息,例如,一把尺子 20 厘米,一天有 24 小时,一袋面粉 45千克,我身高 153 厘米,一块大地砖的面积是1 平方米…… 我把搜集的这些材料制成课件 ,给了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引发学生强烈的有意注意。 他们既认识了各种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的单位,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增长了生活知识,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导入新课

  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

  由此可见, 教学的艺术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巧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是那么的重要,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如何在“开始 ”就 “引人入胜 ”,这就要借助信息技术了,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有意识地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的情境。 比如,我在讲授“轴对称图形”一课时,首先创设情境,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县城广场上, 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公园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天空中,一架架翱翔的飞机……教师适时插入: 同学们,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呢?就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 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方便有效地创设了情景,优化了课堂导入。

  还有我在教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的镜头, 每当一个队员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 分… … 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

  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求平均数的问题, 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

  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 时代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手段的选择,作为教师, 应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必将大幅度地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葛淑梅.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浅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