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嫦娥一号”)导入:知道这是什么场景吗?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航天的资料。
2、(板书)一瞬间的飞跃,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实现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
1、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请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课件)
2、交流。指导学生理清行文线索。(课件)
三、细读,感受自豪之情。
1、千年的梦想,千年的期待,今天终于飞天成功。当看到一次成功发射的壮观场面之后,你的心情怎样?请找出让你激动、自豪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感受,然后与同位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人造卫星。读,放映。看到这一幕,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对全世界说什么?再读。
(2)神舟五号。读,放映。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什么?(卫星与载人的区别)
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这成功靠的是什么?读。(课件)大声读。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3)神舟六号。读,放映。与上一次又有什么不同?(空间实验活动)标志着什么?“里程碑”是什么?“里程碑意义”是怎样的意义?再读。
四、精读,品味不易。
师:这一次一次的成功像里程碑一样,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梦想的实现容易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交流。重点是:
1、有没有放弃?从哪儿能看出来?因为我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读。在成功之后有没有止步不前?从哪看出来?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你发现了这两段话在文章当中有什么特殊作用?(过渡段)
2、“载人航天工程……则多达三千多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最需要什么精神?
师:是呀!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勇于挑战、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3、“有的人……”(课件出示)生交流想法。
师:看到这儿,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他们能听到,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用你们满含深情的朗读来向他们致敬吧!
你们知道吗?(放课件)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4、说到“航天员”,(谁知道有关航天员的知识?向大家介绍。)
师:我们都会想起一个响亮的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21小时的太空之旅。看到这三句话,你有何感触?
(这是对飞船的肯定的评价,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神舟五号飞船很安全,稳定,说明了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很高。)
师:这是对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课件)让我们以深情的朗读,向他们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5、总结:为了能圆航天梦有多少人在为此而努力着。如果你手中有一面锦旗,你认为,应该送给谁?
这一个激动人心的片断、具体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所有参与航天事业的人们团结协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都应得到我们心中的那面锦旗。
五、链接。
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全中国人民为之骄傲。解放军军官作家蔡桂林在“嫦娥一号”升空后创作了一首诗《炎黄飞天梦》。下面请大家满怀骄傲与自豪,一齐来朗诵一下。
师:嫦娥奔月,那是神话,今天由于有了这些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锲而不舍、默默奉献与不懈努力,“奔月”也成为了现实。同学们,此时此刻,身为炎黄子孙的你,内心有何感受?
师: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吗?(课件出示)
六、小结: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追梦的脚步不能停止,我们还有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我们还要去遨游更宽广、更高远的太空。这艰巨的任务已经摆在了你们的面前,落在了你们的肩上。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更高远的梦想努力、起飞吧!
七、作业。
我们的课文已经跟不上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了。请同学们运用本课学到的写法,来为本文填补空白:把“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播放课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2003年10月15日9时,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入太空。请看,这就是“神五”飞天的壮观一幕。
2、播放视频。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4、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吧!(教师出示课题)
5、带着你的自豪齐读课题。
(二)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请同学们看看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弄清数千年的梦想是怎么变为现实的?
(四)检查交流。
1、指名读生字词。(出示多媒体课件)
2、课文写了什么梦?
3、这个飞天梦是怎么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五)品读感悟重点部分,深入理解文本。
1、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变为现实是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让我们动容。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2、待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次理解重点句。
(1)“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a)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b)假如你就是杨利伟,请向全国人民表达出你对航天工作人员发出内心的称赞。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a)指名读。
(b)说说让你感动的地方。
(c)教师小结并有感情的读出你的体会。
(3)“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a)说能说说这句让你感动的地方。
(b)这么多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团结合作)
(c)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来。
(4)“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早逝……”
(a)指名读。
(b)指名联系上下文说说四字词的意思。
(c)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你看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教师相机板书:勇于探索、锲而不舍、默默奉献。
(d)这段话的结尾用了“……”,你们能说说省略的是什么吗?
(e)是的,老师搜集了一段资料,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航天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吧!
(5)出示多媒体课件9
(a)请学生读文字。
(b)这段文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科研人员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让我们把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读出来吧!老师引读,你们接读。
师:戈壁滩上的灿烂朝阳,火红的晚霞,他们无暇欣赏,仍然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生:有的人……
师:电话里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他们全都抛在了脑后,仍然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生:有的人……
(6)、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同学们:飞天梦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什么?
师小结:飞天梦的成功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六)升华情感。
师:正因为有了成千上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中华飞天梦才得以实现,我们才迎来了“神五”的发射成功。此时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纷纷用各种方式抒发内心的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8页,用我们的.自豪读读蔡桂林所做的诗《炎黄飞天梦》
生:请四位同学朗读。
师:梦了千年,盼了千年,“神舟五号”成功飞天,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神舟六号安全返回,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嫦娥一号探月成功,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神舟七号漫步太空,让我们神奇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
2、“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及其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圆”是什么意思?“圆”就是使完满,使周全的意思
2、齐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疑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课文写了什么梦?怎么圆的?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课件出示)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高兴自豪的感情),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了后用一个词语说说你刚才的感受?),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想不想看看“神舟六号”发射的现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神舟六号的发射场面课文没有具体的描写,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1~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嫦娥奔月、炎黄子孙、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苍穹、振奋、规模、协作、精细、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猝然、宛若、概括、评价、魄力”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并发动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梦”导入,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
2)神舟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奥运举办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疑问?谁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读一读,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
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苍穹、振奋、规模、协作、精细、猝然、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你觉得字的读音或易写错的要提醒大家?
2、通过预习,你知道哪些事实说明“千年梦圆在今朝”呢?
(神5、神6、神7)
3、你从哪里知道的?(文中、网上、练习册)
4、如果让你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太空对话,你会说:——
5、千年梦圆在今朝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什么?(板书: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6、你从哪里知道的?(文中、网上)
从两个方面展开:
(1)是过程方面,千年的寻梦过程中,中国人民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情朗读。
(2)是探索方面,“神舟五号”的研制过程,充分表现了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研读第七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这些语段。
7、你读了这些语段,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回归整体。
大家都预习得很好,请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畅谈体会,升华情感。
1)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有何意义?
2)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祖国强大、自豪)
3)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请同学们用高兴、自豪的感情一齐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炎黄子孙还有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
七、质疑: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八、作业布置: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献身科学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品题导入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读)
师:(纠正)千年梦‘圆’在今朝!
生:(跟读)
师:针对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生:千年梦,这个梦想是什么?
生:为什么叫千年梦?
师:问得真好,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二、新课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3、师:原来是这样,我们来看一下古人的梦想是怎样的?
(播入嫦娥奔月的视屏片断)
师:这个梦美吗?
生:美!
4、师:梦美!视屏也美!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叫千年梦?
生:因为千年前就有这个梦想。
生: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想实现这个梦想。
5、师:我们古人是怎么样去实现的?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生读)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
师:真可惜,万户失败了,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中国人的到底有没有变成现实?再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有一个“圆”字,梦圆了,这个梦圆得难吗?
生:难!
师:非常难,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中华儿女是怎样圆这个梦的,你从哪感受到这个梦圆得难?小组合作交流,朗读全文,完成任务。
6、生:(读)“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和可靠性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从这几个最字我感受到它的艰难。
生:(读)“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
生:(读)“实验的精细与艰难……有的人”我从这个排比句深深感受到圆梦的艰难。
师:大家把第三个同学读的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认为这里还有几个更能体现中华儿为圆梦的艰难,伟大,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
生:日以继夜、积劳成疾、
生:华发早生、猝然长逝。
师:我们请男生齐读这些成语。
生:(读)
师:谁能理解一下这成词语?
生:(理解成语)
师:这些成语有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什么吗?
生:赞扬人们为工作付出巨大的艰辛!
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练习说话)
师:是呀,我们已经理解词语的含义,再次自由朗读刚才的句子,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出来吗?
生:(低沉地背诵)“……有的人……有的人……有的年轻人……有的人。”
师:你还用什么样的感情?
生:(赞美地背诵)“……有的人……有的人……有的年轻人……有的人。”
师:这些中华儿女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全班起立用朗诵赞美他们!
师:(再读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朝”!
(播放“神五”“神六”升空的视屏场面)
三、(播放背景音乐:《歌唱祖国》)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学完课文,看完了录相,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
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
默默奉献
19 千年梦 勇于探索 圆在今朝
团结合作
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教师讲解过程中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有关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三年级语文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最新穷人教学设计范文
有关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三年级语文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最新穷人教学设计范文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十四篇)
尊严 教学设计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课文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中班社会小老鼠的教学设计
关于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讲信用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景阳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