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初读《红楼梦》,复述故事梗概;
3、能陈述茅盾关于《红楼梦》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
1、茅盾关于《红楼梦》的基本观点;
2、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的关系。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1、讲述;
2、阅读指导;
3、练习。
教学过程
一、神话故事导入:
“木石前盟”:
传说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毒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爲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以上为“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可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但同时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是“木石前盟”的来由。
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即来源于我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本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红楼梦》,欣赏中国古典名著的精美故事,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板书:《红楼梦》标题
二、《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评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十八种文字六十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第一流的珍品,已经并且必将愈来愈多地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和赞扬!
三、如此一部中华瑰宝,你读过吗?你对《红》了解多少?
617班阅读《红》的状况:
618班阅读《红》的状况:
建议:拥有一本《红楼梦》,常读常思。
四、如此一部奇书,到底是怎样一个才子?如何成就了这部千古名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曹雪芹?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茅盾的文章——《红楼梦》导言。
(一)
1、阅读《导言》第一部分,找出本部分的中心句。
明确:文末句。
2、口述曹雪芹的身世背景:
注意点:不宜过深,以书本为主。曹寅——曹颙——曹——曹雪芹,世代官商,曾显赫一时,但终破落,原因何在?请同学在书中划出:“他一家都爱挥霍……本段末。
3、《红楼梦》的书名变迁史,请大家详细阅读第一节,理出。
明确:《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
(二)
1、阅读《导言》第二部分,概括本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本部分主要介绍《红楼梦》的版本与“增订补作”的情况。
2、本部分练习(《学习与评价》第3页“学习”之2):
《红》的后四十回是怎样出现的?真的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吗?
重点强调:由于《红》是未完之作,有很多蓄泄,其中高鄂续写得后四十回比较好,他大致遵循了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完成了《红》的悲剧主题。一个叫程元伟的出版家把曹雪芹的《红》八十回高鄂的后四十回合在一起出版了两次,从此《红》便在中国流行起来。因此,后四十回并不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
(三)那么,曹雪芹写这部《红》有何用意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看看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明确:《红》是“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本部分重在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四)那么,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红楼梦》与其他三部有何本质的区别呢?它同时又有和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阅读第四部分。
五、做《学习与评价》之一、二、三、四。
六、阅读《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理清《红》的主要人物关系。
可以采取大家提问的方式进行,纠正并理清人物关系。
七、能力提升:(一)(二)
八、拓展阅读:雪墙
九、整理文学常识: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2、曹雪芹的父亲是__________,祖父是____________,曾祖父是_______。
十、作业处理:
1、矛盾认为,《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几个创造是什么?
提示:一是从中国小说发展的过程上看来,《红楼梦》是一个写实主义新阶段的开始。二是把女子作为独立的个人来描写,也是《红楼梦》创始的。三是《红楼梦》是以描写琐细杂乱的饮食男女细事来获得了生活的真实。
2、《红楼梦》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不同点在于:《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是和女子同受旧礼教压迫的可怜人儿,《红》中的那些女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人物。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男人作为主体,是什么“风流教主”、“护花使者”,女子作为附庸,使小说里那些作者想象中的“美人儿”。
3、作者认为《红楼梦》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红》结构上的特点是宛若天成,出乎自然。每一回书中见没有整齐的“结构”,它只是一段的饮食男女细事,但是愈琐细愈零碎,我们所得的印象却愈深。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美”
2、学习如何评述文学作品的“美”(初步学习写作书评)
【教学设想】
1、合理进行教材整合: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文安排在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部分),笔者将之安排于授完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一文后,原因有三:
①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较严密的文学鉴赏思维,这必须立足于对鉴赏对象有较深了解的基础之上;
②从学段学习整体设计思考: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教授第一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时评;教授第二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短论;教授第三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书评。
③结合第三单元的“点击链接”(《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共同学习。
2、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课内学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总结文章写作手法
课外延伸:
①研讨《抄检大观园》,进一步鉴赏《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
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写作书评的一些方法;
③引导学生走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课内外结合,体现“阅读探究——评价总结——学习借鉴——反思发展”的学习过程。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赏析”(结合本文,重点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
2、学习“如何写作”(结合本文,重点学习例证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
(注:此时已进行了《宝玉挨打》一文的整体阅读及人物形象分析,转而分析其情节波澜的设计。)(此环节可安排在《宝玉挨打》一课中进行)
1、思考《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波澜设计:
①学生简述课文情节,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
②学生阅读思考:
A读完此文,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其情节设计的评述。
B哪一个情节你最感兴趣?为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思考结果,并作汇总记录。
3、阅读《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二文,作圈画点评。
第一课时
一、由《宝玉挨打》一文的学习导入: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交流组员的思考结果,教师及学生均不急于评述,而是记录各学习小组好的思路,丰富对课文情节特点的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吴功正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看专家学者是如何评述的。
二、读懂课文,整体把握:
目的:理清思路,提炼观点
要求:初读课文,划出关键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总特点是什么?
2、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为例,作者重点论述了“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
〖参考理解〗
1、《红楼梦》情节安排的总特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
2、“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①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
②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
③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品读课文,探究借鉴:
目的:探究鉴赏经验,借鉴写作技巧
过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探究,之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分两个步骤进行探究,探究应立足文本)
探究点:
第一步(重在探究如何鉴赏):
1、结合你对《宝玉挨打》一文情节特点的分析,对此文的评价,你有何见解?
①哪一部分的分析你比较欣赏?对你鉴赏《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有何启示?
②对《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分析,你有无补充意见?
2、结合《采尽百花细酿蜜》一文的学习,请你谈谈学完此文后,你对鉴赏文学作品有
何心得体会?
第二步(重在探究如何写作):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证明论点。请找出文中运用例证法的文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述例子的,并想想有哪些写作经验值得学习。(可结合《奇文共赏写书评》一文进行思考)
4、除此之外,此文在写作上还有哪些你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参考分析〗
(注: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探究理解。且应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作灵活处理:如学生有更好的见解或不同的意见,应对以下分析作相应补充或作适时点拨;授课过程中不强求涉及全部分析点,应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作相应调整。)
1、有关此文的分析评价:
①作者抓住了《红楼梦》叙事艺术中最具创造性的突出特点和优点进行阐述。
这与作者对作品的精心研读和扎实的鉴赏基础、广泛的材料积累是分不开的。
具体体现在鉴赏情节时,应反复思考:情节波澜是怎样组织、准备、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或不足等。
②补充观点:
如:“宝玉挨打”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大场面,情节设计有层次,而又紧凑急速,极有气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转化极富戏剧性(如最后贾母的出场);
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特点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等等。
2、总结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和方法:
①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占有较丰富的材料
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应作细品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形成独到见解
③选好鉴赏点
3、总结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
精读第六段,分析其中的例子分析:
①论据典型,有力支撑论点
②概括引述(对导因、诱因、发因的复述)和具体引述(对贾政神色变化的引述)相结合
③叙议结合
4、其他值得学习鉴赏的地方:
如: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严密的论证逻辑、语言的运用等。
〖布置课后作业〗
1、反复阅读《抄检大观园》一文,认真思考其情节设计的特点,作眉批。
2、积累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如相关术语、鉴赏常识等)
第二课时
四、小试牛刀,实践学习:
目的:举一反三,进一步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
(一)整体把握:
“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这两起重大事件分别是《红楼梦》前半部和后半部的“高潮”。大观园曾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而对其的抄检,是毁灭的开始。
1、依照提纲内容(抄检的起因——主要抄检对象及结果)简要复述文章内容。
2、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主要矛盾有哪些?
〖参考分析〗
有以刑王二夫人代表的妯娌矛盾,以邢凤代表的婆媳矛盾,以凤姐与王善保家的为代表的主奴矛盾以及以王夫人与晴雯为代表的另类主奴矛盾,还有王善保家的与晴雯为代表的奴仆间的矛盾等。
(二)鉴赏情节:
1、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交流内容:
①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的交流
②对文中情节设计的点评欣赏交流
③对文中情节设计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
2、围绕以下几个探究点展开深入研讨(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研讨,举出实例分析)
探究点:
第一步:以已学知识带动理解
①《〈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中的哪些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也有典型体现?
第二步:通过对比拓展理解
②对比两篇文章,《抄检大观园》一文在情节设计上还有什么突出特点?
〖参考分析〗
①《抄检大观园》一文同样体现出《红楼梦》“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的特点,情节设计“层层铺垫”,情节发展亦体现出“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特点:
“层层铺垫”更多体现于该章节之前,如王夫人对宝玉不肖的担忧、金钏儿事件、大观园的混乱无序等(考虑学生的阅读面,可不提及)
“偶然性”的体现:如“傻大姐误拾绣春囊”
“必然性”的体现:“抄检大观园”在本质上是贾府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由来已久,抄检的结果是必然的。如王夫人对宝玉的担心、对奴才的忌恨;王善保家的谗言等,均体现出矛盾的激化。
值得注意的是探春关于“自家自杀自灭”的一番痛诉,又为贾府的必然倾颓作了铺垫。
②相对《宝玉挨打》来说,《抄检大观园》一文涉及的人物众多、矛盾复杂,必然要作不同的处理。
可由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探究:
A为表现复杂众多的矛盾,《抄检大观园》一文采取什么方式设计情节?
〖参考分析〗
采取“分镜头”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现出来,使每一镜头均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B对抄检事件本身,作者重点设计了哪些人的反应?园中主人主要写了谁?丫鬟又主要写了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
〖参考分析〗
园中主人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这样设计的作用之一是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
如探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且相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件对家族的影响。而惜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刻画最突出的是探春和晴雯,二人均强烈反抗,但反抗实质不同。晴雯的反抗体现出一个奴才的清白无辜,自尊自重,大胆无畏,其悲剧更显示出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探春的反抗则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
由此可见,这种“分镜头”的艺术手法,强烈地突出了七处抄检的特色,使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种设置最根本的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在对比鲜明的情节发展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课后交流学习
五、写作书评:
1、写作准备:
搜集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资料(如鉴赏人物、情节、主题等的知识、方法等)。
2、写作要求:
阅读《红楼梦》,在其中选择最欣赏或最有心得的一段章节,任选角度进行鉴赏评价。
(也可就《抄检大观园》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要求:要有实例分析
附:对初读《红楼梦》的学生,可提供一些经典章节以供其精读鉴赏:
推荐章节:
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诉肺腑、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香菱学诗、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六、教学反思:
1、自评:
方法:为自己的文章设计作文评分细则
可由观点(是否准确、独到、深刻),论据(是否丰富、是否典型、引述是否精当、叙议结合是否合理等),论证(论证方法的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语言等几方面列出细则。具体细则应结合自己文章的写作角度设计,体现出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希望提升的方面。
2、学习小组交流:
先补充完善其评分细则;再根据评分细则,对作文进行评定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3、互评之后,修改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初读《红楼梦》,复述故事梗概;
3、能陈述茅盾关于《红楼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茅盾关于《红楼梦》的基本观点;
2、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的关系。
教学难点
概括《红楼梦》的基本观点;
学法指导
自读、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神话故事“木石前盟”导入:(学生概况)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即来源于我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本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红楼梦》,欣赏中国古典名著的精美故事,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二、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评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
三、文本探讨:
1、概括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介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第二部分介绍《红楼梦》的版本与"增订补作"的小史;第三部分指出《红楼梦》"是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重在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第四部分指出《红楼梦》"是一位作家有意地应用了写实主义的作品",重在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明确: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小时侯的贵族家庭生活有助于他创作出自叙传性质的《红楼梦》;曹雪芹的家庭还是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家庭,小时侯受到的文学素养的熏陶使他能够创作出精美的《红楼梦》来。
3.《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怎么出现的?
明确:由于《红楼梦》没有完成,有很多人顺着曹雪芹的思路续写,其中高鹗续写的后40回比较好。他大体遵循了曹雪芹创作,完成了《红楼梦》悲剧的主题。一个叫程伟元的出版家把曹雪芹的《红楼梦》80回与高鹗续写的后40回合在一起出版了两次,从此《红楼梦》便在中国流行起来。
4.茅盾认为《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写婚姻不自由的痛苦,你赞成他的观点吗?
明确:不太赞成。《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但它以爱情故事为中心,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丑恶,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言之有理就行)
5.矛盾认为,《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几个创造是什么?
明确:一是从中国小说发展的过程上看来,《红楼梦》是一个写实主义新阶段的开始。二是把女子作为独立的个人来描写,也是《红楼梦》创始的。三是《红楼梦》是以描写琐细杂乱的饮食男女细事来获得了生活的真实。
6.《红楼梦》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点是什么?
明确:不同点在于:《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是和女子同受旧礼教压迫的可怜人儿,《红》中的那些女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人物。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男人作为主体,是什么“风流教主”、“护花使者”,女子作为附庸,使小说里那些作者想象中的“美人儿”。
7.作者认为《红楼梦》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红》结构上的特点是宛若天成,出乎自然。每一回书中见没有整齐的“结构”,它只是一段的饮食男女细事,但是愈琐细愈零碎,我们所得的印象却愈深。
四、阅读《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理清《红》的主要人物关系。
可以采取大家提问的方式进行,纠正并理清人物关系。
五、完成“巩固案”
板书提要
教学反思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劝学教学设计(十五篇)
船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影子 教学设计
锄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十五篇)
船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影子 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锄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关于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范文
网上搜索和保存信息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0篇
小学美术课面具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6松鼠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六年级下册鸟是树的花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