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李盛老师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最佳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估计活动中,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估计的方法。

  2、在估计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估计物体的长等。

  本节课要求学生先估计有多少片树叶,再具体地数一数。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从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估计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能提供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如实物展示平台、电脑多媒体),学生基本是城市的学生,但有部分学生基础不够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本节课中,有些活动安排为四人小组,目的在于让学生互相之间有所帮助、启发,互相学习。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1)开联欢会买糖,需要知道一罐糖大约有多少颗?

  (2)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需要知道电影院约有多少个座位?

  (3)写一篇作文,需要知道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提出问题: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只要一个大概数据或无法细数的情况时,该怎么办?

  生1:可以猜想。

  生2:以前我们学过估计,可以用估计的方法。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进行估计。

  (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平时很少能想到用估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感到估计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平时就发生在身边,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

  1、活动1:买糖

  师:学校要开联欢会了,准备买些糖,商场里有这样三种包装的糖。(出示糖罐)第一罐约有50颗糖。请你仔细观察,然后估计第二、第三罐约有多少颗糖。

  生:第二罐约有100颗糖,第三罐约有糖果150颗。

  师:你是怎样进行估计的?

  生1:我是根据第一罐有50颗糖进行估计的。

  生2:我发现,第二罐糖大约是第一罐的两倍,第三罐糖大约是第一罐的三倍。

  (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估计的方法,根据第一罐来估计另两罐糖的颗数。)

  2、活动2:估计题目数

  师:有一张口算试卷,题的数量很多,老师想知道这张口算试卷约有多少道题,你能帮帮我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估计的方法,然后集体交流。)

  生:我们估计有200多道题。

  师:你们是怎样估计的呢?

  生1:我先数了一下一列大约有30道题,共有8列,大约就有200多道题。

  生2:我们将这张试题对折,发现半张试卷大约有100多道题,那么一张试卷大约就有200多道题。

  (反思当我提出要学生帮忙时,学生的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在小组讨论中,很快就找到了估计的标准。学生从中体会到要估计数量比较多的事物时,首先要找到一个标准。)

  3、活动3:数黄豆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再派大家完成一个任务“数黄豆”。这些黄豆装在袋中,每袋大约有多少粒?

  (四人小组估计,然后集体交流。)

  生1:我们估计有500多粒。我们先用手抓一把,数了一下大约有50粒,然后估计袋中的黄豆大约能抓10把。

  生2:我们估计有500多粒。我们找了一个小量杯,先估计一量杯大约有20粒,袋中的黄豆需装25量杯。

  生3:我们把黄豆堆放在桌子上,分成大体相同数量的10堆,数其中的1堆是52粒,10堆就是500多粒。

  (三)课堂小结

  师:想一想在上面的活动中,同学们是如何进行估计的。

  (反思学生的想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无论是分、抓,还是数、量,都体现了一种方法:先找一个标准或先确定若干份中的一份是多少,再估计整体有多少份。)

  活动4:有多少片树叶

  师:智慧老人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估计书上第39页的树叶有多少片。

  (1)观察图,做出估计,并将估计的结果写下来。

  (2)验证估计的结果,具体数一数。

  (3)集体交流估计的方法。

  生1:我先数出2行有30片,再看树叶大约有7个2行,所以大约有210片。

  生2:我觉得可以用同样大的正方形圈起来,看一个正方形内有多少片树叶,然后看看可以分几个正方形。

  师:你又是怎样数的呢?

  生1:我先将它分成两行一组,两行有30片,数有7个两行,7组就是210片,再加15片就是225片。

  生2:我将它平均分成四份,数其中的一份是50片,4份是200片,再加剩下的25片就是225片。

  生3:我们的方法与他们的基本相同,但他们的方法更好一些。

  (反思二年级学生还未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所以这种每行有15片,有15行的计算还不能直接计算出来。但有了前面三个活动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地就想到将这些树叶先分若干份,数其中一份的方法。)

  (四)深化练习

  在报纸上找一篇文章估计有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