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黄飞老师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天游峰的特点,感受天游峰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及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3.通过朗读,体会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描写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特点及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概括文意,质疑入课。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天游峰,走进天游峰的扫路人,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过渡:天游峰是什么样的?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扫路人?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开篇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既能培养概括能力,又能及时巩固上节课内容,引起学生阅读期待】

  二、合作探究,点拨引领。

  (一)与天游峰对话——抓住词语感受天游峰的高而险。

  出示:合作探究(一)与天游峰对话

  天游峰是什么样儿的?

  1.读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想想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学法提示: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的。把你的感受写于书上。

  2.交流讨论:

  天游峰是什么样儿的?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出示天游峰图片2-3张,简单介绍: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登峰顶,望云海,犹如在蓬莱仙境,又似在天上神游。故名天游峰。)

  作者笔下的天游峰是怎样的?

  出示: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从这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能读出它的险吗?指名读,把我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好吗?(齐读)

  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能把“累”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出示:描写天游峰的两段话。

  读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想想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列数字、比喻、侧面烘托等)

  总结: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要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过渡:在这样的险峰上不要说扫路,就是光登山走路就让游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老人的感受怎样的?让我们走进老人。

  【设计意图:与天游峰对话,通过指导阅读有关描写天游峰的重点词句,体会天游峰高大、险要的特点,并且体会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课内得法,为今后的习作做准备。】

  (二)与扫路人对话——凭借词句品味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出示:合作探究(二)与扫路人对话

  这是一位( )的扫路人?

  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圈画出描写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有关词句,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把你的感受写于书上,再与同桌交流。

  交流讨论:

  1.解读扫路人的外貌描写。

  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直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扫路人?

  (2)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

  2.解读扫路人的动作描写。

  出示: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

  轻声地读一读,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扫路人?(老人的热情好客)

  过渡:是的,一杯浓浓的.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让我们一起把老人的热情好客读出来。(齐读)

  3.解读老人的语言神态描写。

  老人的语言描写课文有几处?依次指名读出。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⑴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从哪看出?

  ⑵老人累不累?说说理由。

  ⑶从“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读懂什么? 指导感情朗读。

  师总结:把工作当成享受,这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出示: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你认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读出什么。

  (2)抓住“我能舍得走吗?”改写句式。

  (3)你们向往老人的这种生活吗?老人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怎样把老人的“悠然”读出来。

  小结:乐于付出,这也是一种豁达开朗。

  出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1) 从老人说的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2) 齐读,读出老人的自信。

  小结:老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更是一种自信、豁达开朗。

  【设计意图:与扫路人对话,通过对老人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重点词句的解读,感受天游峰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与作者对话——透过文本积淀作者的情与价值观。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位普通的老人?(老人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出示:合作探究(三)与作者对话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位普通的老人?

  找出描写老人对作者产生影响的句子,想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展示:

  出示: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从作者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让我们也祝愿这位老人长命百岁,齐读。

  (2)“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学生交流:笑声留在作者心里,忘不掉。)你能改动一下这句话,让这“笑声”伴随“我”更长的时间吗?

  句式练习: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

  (3)老师有个疑惑,本文重点是写扫路人,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呢?(交流体会“对比衬托”的作用。)

  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敬佩,再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设计意图:与作者对话,通过阅读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意图,感受作者对老人由衷的敬意。】

  三、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刚才我们与作者,与老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大家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不管多少,只写最重要的一句。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也可以对自己说。

  出示:我想对( )说: 。(配乐萨克斯《茉莉花》)

  学生写,选择优秀写于黑板,交流。

  读了本文,老师也感慨万千,写下两句话,与大家分享。

  出示: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生活,做一个快乐人。

  一位乐观豁达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设计意图:理解与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在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设计练笔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倾诉对扫路人的敬意,让学生在心灵上与文本、扫路人、作者产生共鸣。】

  四、总结提升,凸现主题。

  同学们,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位扫路的老人身上得到启发,做一个对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人!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 险

  对比衬托

  扫路人:自信 豁达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