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通用7篇)

阿林老师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8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感受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等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或用小黑板抄课文重点句子123,抄生字词;录音机和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家好。暑假有没有到什么风景名胜去旅游啊?或者到了远方的亲戚朋友家去玩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山中访友》(板书),喜欢吗?

  二、听课文录音(或范读),出示生字词,生读,正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题目叫《山中访友》,访,用课文的词来理解,──访问,拜访。自已找近义词,──探访。友,当然指的是朋友。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呢?浏览课文,填表:

  我们首先拜访了( ),然后走进( ),访问了( )( )和( );接着,我们在山中又热切地与( )( )( )( )( )( )打招呼。

  2.我们访问好朋友,带着怎样的心情?──好心情。

  除了看到好朋友,好风景,作者的好心情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出示(或板书):( )落花──( )落叶──( )石头──( )雷雨,(填上一个动词)于是告别的时候,作者带回了满怀的( 好心情 )( 好记忆 )。

  四、细读课文,欣赏体味:(过渡语)如此的好风景,不要那么快地离开吧,让我们回过头去重游一遍。这一回,可要多长个心眼,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耐心记忆。

  1.细读第三自然段,第一个拜访的是谁?──老桥。“拜访”与“访问”有什么不同?──还有带着恭敬的心情。

  2.老桥为什么让我恭敬?──德高望重。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为什么说老桥德高望重?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划出“站、渡、弓、俯身、凝望”等动词。

  3.有感情朗读这段:体味老桥默默无闻服务大众、恒久不变的情怀,读出缓慢、平静的语气,以及恭敬的心情。

  反复引读: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

  4.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 )比作( ),突出了老桥( )、( )的精神。

  五、总结学法:

  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大意。

  精读段落,体会词句。

  六、作业:感情朗读一二三段,尝试背诵;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清爽 幽径 拜访 德高望重 凝望 明灭

  2.第一课时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这节我们就继续运用第二种学习方法去学习。

  二、自读四、五自然段。

  1.说说哪个句子让你最喜欢?为什么?

  体会拟人、反问、设问、排比和联想几种修辞手法;有感情朗读与背诵。

  2.让我们与山中的朋友热切地打招呼吧。──有感情朗读四、五自然段。

  3.假若你是清清的山泉,你听到了我亲切的问候: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会怎样回应我的问候呢?(指名说)

  4.同位相互问答,清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三、(过渡)云雀在叽叽喳喳地谈论好风景,“我”当然也津津有味地欣赏好风景。除了“欣赏”,我还寻获了“趣味”。

  引读:

  1.捧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

  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

  2.理解“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指的是什么。

  3.口头填空: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又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 )?

  4.理解“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5.小结这部分内容:

  (1)作者愿意离开这些朋友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2)这部分内容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你能背诵哪些优美的句子?

  (3)课文结尾怎样与开关呼应?

  四、总结全文:

  1.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其实写的是自己在山中看到的好风景给自己带来了好心情、好记忆。把自然景色看作朋友,作者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可见其对大自然无比热爱,当然也热爱生活。

  2.作品“语言优美,情意深长,联想丰富,意境动人”,每个段落都有各自的修辞特色。

  3.能仿照“一字诗”,写一首诗来概括本文的内容吗?

  例1:一桥一树一溪流,一花一叶一石头。一访一望一阵笑,一风一雨一挥手。

  例2:一桥一树一溪流,一眼山泉一瀑布。一花一叶一场雨,一轮明月一酒壶。

  例3:一山一水一古桥,一石一树一鸣鸟。一吟一诵一唱和,一路月色一路笑。

  五、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悬崖 ( )的白云 ( )的峡谷

  ( )的云雀 ( )的纹理 ( )的气势

  ( )的额头 ( )的身影 ( )的身躯

  3.造句: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4.摘抄优美的句子。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1、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资料,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3、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资料,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资料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先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境”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可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我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活力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样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境”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向同学质疑,也能够向教师质疑,构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课堂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简便愉快的心境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

  解决生字,理解并掌握“陡峭、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描述大自然风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环境的优美,体会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位优美语言,学习描述大自然的方法。

  【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由题入文,提问学生是否有自我在山中游玩的经历,山上有哪些景物是令自我难忘的,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查清字词,同桌之间能够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跟读并且体会情感基调。

  3、学生默读课文同时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访友时间、环境、心境。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访友情境,对“朋友”感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告别“朋友”。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①“满怀的好心境”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大自然之中寻访的心境十分好,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情深”

  明确:道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感情的深刻。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

  明确: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它们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能够和我们沟通交流。作者进山看景,自然就成了“山中访友”,体现了在作者心目中,人类和大自然是应当并且能够和谐相处的。

  2、小组学习

  ①理解题目含义

  明确:在作者的眼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够和人类和谐相处,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自我的朋友,作者对他们是尊重的,所以到山中去探访也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②赏析修辞手法(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且共同探讨运用修辞的好处)

  例如: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比拟)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排比)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比喻)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文章第五段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那么,能不能仿写这一段,把你在某一个地方的见闻以及感受写出来呢,让我们动手试试看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像作者学习,珍惜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相处。

  (六)课后作业

  探访大自然,并且用画笔记录下你的独特发现。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描绘各种好友时用到的修辞手法-拟人,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需要多结合写作进行练习。作者的情感是学生体会的难点,需要学生多读多悟。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 陡峭 身躯 津津乐道 蕴含 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老师来考考大家,谁还记得贾岛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我们都知道贾岛去山中拜访隐居的名士,那么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的又是谁呢?是不是和贾岛的一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跟随着李汉荣先生的脚步一块去山中访友!

  二、欣赏影视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欣赏影视课文,一起来找一找李汉荣先生都拜访了哪些朋友?

  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里都肩带了哪些朋友?

  生:古桥、树林、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

  3、这些朋友我们也常常见到,我们通常称为景物,可他为什么说是——山中访友?你觉得这个课题怎么样?(拟人)

  4、师总结:把山中的一切都当做了人来写,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了他的——独特感受。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作者去拜访朋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可以看出?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悟“德高望重”

  1、齐读第三自然段。在作者眼里,古桥是一位怎样的朋友?

  (1)德高望重的老人。德高望重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体现?清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的句子。

  (2)弓着腰,俯身凝望

  (3)你把多少人马......

  (4)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仍在为人们服务。

  2、指导朗读

  面对这位默默无闻的老桥,忠诚的、贡献的老桥,作者该怎样与他倾诉。谁来读。

  (尊敬、怀念、朋友之情)

  作者有这么多的情在里面,才从老桥联想到了老朋友,正因为有情,他的文字才这么动情,读起来才这么入情。让我们带着感情一块来读一读。

  五、体会写法,做练笔

  1、出示句子,体会“你”。文章运用第二人称,感受到了什么?

  (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2、用上这样的句式,可以改写这段文字,也可以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桥啊!你————————!

  你——————————!

  3、学生交流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了他的老朋友——古桥。体会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还运用第二人称来写自己的感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他的脚步去——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优美语句,学习本文写作技巧。

  (一)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二)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⑴、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⑵、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⑶、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⑷、齐读课文

  (三)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⑴、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⑵、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⑶、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6、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⑴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⑵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⑶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7、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习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四)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五)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六)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六年级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知识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1、天籁之声悦耳悦心

  (1)课件播放来自山林的天籁之声。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相继传来风声、河水声、鸟鸣声、风吹树梢声、溪流声、飞瀑声、雷雨声、犬吠声、群鸟归巢声,引领学生美好遐想。

  (2)学生闭目静听神游。

  (3)交流假想历程。

  2、语言描述,牵情入课

  师: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今天请让我们跟随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投入的山林的怀抱,去用心灵陶醉大自然的迷人风景,去倾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好吗。

  3、解读题目,激起期待

  师:根据预习,我们不难猜出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谁?(大自然中的朋友)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作家为什么会称它们为朋友?他“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会晤了哪些山中的“朋友”呢?请让我们快快走进童话般的大自然吧。

  二、触摸大自然的生命因子

  1、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段前标序。

  (2)读对读通。

  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比较难读或写得优美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3)自学字词。

  b、认读正确音节。

  树冠(guānguàn)扎进(zāzhā)旋转(zhuǎnzhuàn)唱和(héhè)细数(shǔshù)瀑布(pùbào)津津乐道(jīnjīng)

  c、掌握正确字形。

  “邀”是“辶”旁;“瀑”的右下角不是“水”;“蕴”的下面不是“温”。

  “吟诵”的“吟”,右边是“今”不要多“、”;“挺拔”的“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奥秘”的“奥”,上面不要封口;“津津乐道”的“道”,不要写成“来到”的“到”。

  d、认真书写字词。

  把本课比较难写的字词各认真书写三至五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2、默读浏览,寻找“朋友”

  (1)默读浏览。

  学生默读课文,寻找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

  (2)全班交流。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每一棵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岩石、归鸟等。概括地说,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三、呼吸大自然的灵动之气

  1、自选朗读,积累情感

  a、画出生字新词。1)本文有8个自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朗读,积蓄情感。

  (2)教师边听边相机指导评价。

  2、美文美读,引发共鸣

  (1)师:本文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写了“我”先后拜访的十几位山里的“朋友”,请同学们自选最喜欢的描写拜访不同“朋友”的部分美美地读一读。

  (2)教师边听边相机品评点拨。

  3、赏读赛读,移情自然

  (1)师:这篇散文读来令人沁人心脾,心旷神怡,请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2)学生挑战读、比赛读,师生共读,共同呼吸大自然的灵动之气。

  (3)教师一边欣赏,一边相机点拨解读。

  四、感受老朋友的德高望重

  1、谈话过渡,亲近老桥

  (1)师:同学们,作家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首先拜访了古桥。见到“老朋友”,作者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关于介绍“老桥”的图文。

  2、自由朗读,分享奇趣

  学生自由读,个人读,分享作者与老桥物我相忘的奇趣。

  3、教师导读,感悟老桥

  (1)师:作者看到老石桥,联想到了哪个词语来赞美他?

  (2)围绕“德高望重”一词,结合“几百年”等关键词语,引领学生重点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4、悉心体会,学习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具体、生动、形象地传达给了我们,读来引人入胜。

  课后习题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