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牧歌》教学设计

李盛老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牧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个性和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热爱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通过介绍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律动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创作的重要源泉。

  3、了解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和示范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艺术风格,用启发和创造式发挥想象力创编歌曲律动。

  教学准备:

  钢琴、影碟。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欣赏

  播放乐曲《万马奔腾》引导学生回答:

  1、这首乐曲的情绪?感受到什么场面?(情绪热烈,表现草原特有的壮观场面)

  2、你知道这首曲子中独特的乐器音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马头琴)

  3、这是哪个民族独特的乐器?(蒙古族)

  4、你对这个民族有多少了解?

  5、请学生介绍马头琴的传说,教师补充。

  二、导入新课

  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它已成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蒙古族是一个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肥沃的草原、兴盛的牧畜业,丰富的矿藏养育了蒙古各族人民他们常常用自己的歌声赞美祖国,同时也赞美了家乡,今天我们将一起领略草原人民带给我们的无限美好情怀。

  三、学唱歌曲《牧歌》

  1、听录音感受歌曲,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听后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意境、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什么图画?

  2、教师小节:这首歌曲旋律起伏宽广、曲调优美、节奏自由,这正是蒙古族歌曲的特色。

  3、采用听唱法和自学的'方法学习曲谱。

  4、教师引导学生划节拍掌握两拍半的节奏,纠正错误。

  5、引导学生划分乐句,总结蒙古族民歌的特点:通常短小精悍,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短调。长调比较自由,舒缓;短调比较热情、欢快,结构清晰。这首歌曲具有长调的特点。

  6、有感情演唱。

  四、《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奏无伴奏合唱等

  欣赏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播放录音。提问:无伴奏合唱与原民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欣赏这部作品的感受。

  五、欣赏一段蒙古族舞蹈,引导学生总结蒙古舞的特点,教师小结:

  l、蒙古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动作粗犷强悍、女子端庄典雅十分优美。蒙古舞的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各种马步就来源于牧民骑在马上的动作。舞蹈中的鹰式位加硬腕组合就是根据雄鹰展翅飞翔动作的升华,这些都成为蒙古舞特有的艺术表现。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动作。通过肩部及各种马步动作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

  2、学几个简单的动作。

  六、创编

  跟随《牧歌》音乐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挑选几个同学展示。

  七、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古民歌,从宽广优美的歌声中,从优美舒展的舞蹈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歌舞的个性和感情色彩,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