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李盛老师

语文S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

  (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

  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

  1、简介作者。

  2、释题。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6、过渡:是呀!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闭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但是将士们的决心是那么地坚定。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朗读这首诗歌呢?

  8、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评。

  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总结

  诗人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2、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塞下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习了《从军行》,谁来展示背诵情况。(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

  2、指名说说第一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草惊风

  引弓

  白羽

  没

  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

  4、教师进行总结:

  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总结

  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