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

孙小飞老师

《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

  《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

  【教学设想】

  鉴于对本文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时我侧重朗读教学的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探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设计】

  一、激疑导入

  1、导语:

  (出示带有行道树的城市风景图片。)

  同学们请看,图片上这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树木叫行道树。大家知道,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很多植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如松坚贞、柳多情、竹虚心有气节、菊是隐士、莲是君子……那么,在被称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的'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眼中,这城市的行道树又有怎样的性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晓风的《行道树》。

  2、检查单词积累。

  指读,简要释义。

  (出示小黑板。)

  贪婪 堕落 点缀 自豪 冉冉 苦熬 红灯绿酒 多彩多姿 繁弦急管

  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读完一遍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快速讨论、交流)

  明确:

  1、文章使用了拟人手法,读来生动形象。使用了第一人称,很亲切。

  2、文本内容:城市行道树的深情自白。

  三、教师配乐范读,引导自主感悟,指导学生朗读

  从老师的范读中,同学们听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痛苦、忧愁。

  为什么“痛苦”?引导体会两个对比:

  1、行道树与原始森林的对比,二、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中的市民对比。还有没有其它感情?

  有,快乐。

  2、“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接光明。(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3、朗读指导:

  应认真体味文章中的情感,朗读时语速应舒缓,总体上宜用一种低沉的调子朗读,但在文章后半部分“直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调子可高昂一些。

  指名朗读,评析。

  四、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品读课文,请注意“读出自己”,然后用小黑板上提示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出示小黑板背面。方法提示:

  1、理解法:

  读了 ,我知(懂得)了 ;

  2、感悟法:

  读了 ,我想到(仿佛看到) ;

  3、质疑法:

  读了 ,我不理解 。

  (同学们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析。)

  教师将学生质疑的问题逐渐引导到以下方面: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承受了那么多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语句上:“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同学们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2、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的人吗?

  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

  学生在讨论中明确:社会需要更多的奉献者,呼吁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五、体味总结

  提示:写作上:拟人手法,对比的手法,第一人称的使用;情感上:培养无私奉献、甘愿牺牲、以苦为乐的品质。

  六、录音机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