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张东东老师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

  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课时及辅助教具】

  一课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导语: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着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有那么一棵树,他又经历着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那树的命运。

  (二)赏析文章

  1、每个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学生齐读第1—3段)

  提示: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

  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

  2、那确是一棵老树,他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

  提示: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

  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3、而就是那株世世代代长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作者给予老树和人类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

  作者的感情:对树——同情、怜悯、敬重等。对人——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此处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赏析品味,读出其中的感情。)

  4、设想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能。因为此事只是老树被伐的偶然因素)为什么?

  提示学生自读文章第5—8自然段。进一步挖掘老树惨遭屠杀的必然因素(根本原因)。

  学生根据文章有关语句讨论回答。可分为客观原因(人类的急功近利和对老树的漠视);视主观原因(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

  学生自由朗读第8段,体会老树的情怀,引起学生对老树命运的共鸣。

  5、教师小结

  老树面对人类的屠杀,老树无语,上帝也沉默,老树终究没有“死复绿”。设想一下,当我们的大陆都被混凝土包裹的时候,人类还会有朋友吗?

  (三)讨论启发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有关资料。

  小结:善待生物、关爱自然、敬畏生命。

  (四)课外作业

  第8段,老树在星空下仰望上帝,他想说什么?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类破坏自然的错误行为,了解珍爱自然的必要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了解那树价值及其不幸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从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两组对比)

  葱郁的森林——被砍伐的树木

  绿色掩映的村庄——一座座水泥高楼

  社会的发展,为什么最终是这样的结果?《那树》是再一次引发我们的深思的好文章。

  二、整体感知

  快速听读课文

  1、扫清生字障碍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2、思考:本文给大家讲了一个人与自然的什么故事?

  曾为人们提供很多价值的一棵老树最终无法躲避灭亡命运的故事

  三、品味情感

  1、你能体会本文作者的感情吗?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

  答: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品味分析,各抒己见。

  作者的心情是难过、痛惜,伤感、悲愤的。

  A、如:“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长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两者反差很大,对比鲜明,让我们体会到绿色环境得来不易,人类却轻而易举破坏了,实在令人痛心。

  B、如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文中写了三处,表达作者对树的同情、对人的做法憎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大头颅、踝骨、动脉、静脉”等,把树当作生命来看待,而人类就没在意这些生命的存在!

  C、再比如“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要那树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三个“于是”,作者好像是一个局外人,在讲一件与己无关,而且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实际上作者把深沉的感情隐藏在平淡得文字里,一种痛惜愤激的情感更表达得深沉含蓄了!

  2、读完这个故事,你的感受如何?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主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希望人们的觉醒,不能因为自己的的利益而伤害自然。

  四、写法赏析

  你喜欢本文吗?它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讨论,然后小结:

  1、托物寓意,言近旨远。作者借写老树有益于人类却被人类伐倒的遭遇,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

  2、拟人修辞的运用。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从生动的描摹到刻意的比拟。最后赋予“那树”以真实的性灵,让真实的性灵敲击读者的良知。在作者笔下,活着的树赋予人生存,更赋予人美好;被杀戮的树显出几许哀叹、无奈而又悲壮。如果造化有知。那树将会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3、情节富有奇幻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物犹如此。人作何感?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竟如此无情,值得我们深思。

  4、语言特点,是生动、老练、简洁。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写景状物,成为文中的“亮点”,如写大树的形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动感都很强;又如写入夜后的大树,“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再如讲述树的命运,“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用简省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含蓄的思想感情。

  5、对比描写,突出主旨。(结合课后第一题分析)

  那树具有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可遭遇悲惨的命运;作者对那树怀有深情,认定大树的价值和品格,可是交通专家却认为有害无益。还有一些语句,如树的缓慢延伸与人类的迅速发展的对比等。

  五、问题探讨

  1.传说往往并不真实,而本文却多次引用一些神奇的传说,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据说,当这一带还没建造新公寓之前……”“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清道妇“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

  这几处引用的话的内容,它们都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事情不确定,也许确是作者道听途说的;二是事情奇特,直述怕读者难以相信,如“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怎么可能?三是利用引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自由地写来,尽情地抒发感想,如对清道妇的传言,作者就抒发了很多很深刻的感想。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2.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这也是作者引用当地人的.传说,很难料定事情的真假。这是文章中最为奇特的事情,给文章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于:一、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二、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就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的。

  五、课外扩展

  1、老树的命运是否就是我们自然界万物最终的命运呢?你结合身边一些例子说说反面例子的,人类捕杀动物的镜头。正面例子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情感体验,让学生关注现实,并能对其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棵树?学生可能谈——改道、移栽、修转盘、建设旅游景区等,由大家的美好设想,推而广之,人与自然之间其它很多方面关系应怎样正确处理?

  六、作业

  以“人与自然”话题与一篇文章。表达你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关系处理的看法。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树的生命历程,知道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课文主旨,体味作者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学习流程】

  自主预习

  一、本文体裁是作者是,他是当代作家。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含义。

  佝偻倒坍旋涡虬须引颈受戮周道如砥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补充填空。

  第一部分(段--段)描写早期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段--段)描写近期大树,写大树防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置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段--段)描写现时大树,作者对大树命运作了关键性描述,并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合作交流

  一、预习检测与交流。

  1、交流你对散文这种体裁的认识及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展示你对本文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3、交流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想通过写树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最

  后命运怎样?〈先把文章每一部分总结一下,可小组合作,然后综合概述〉

  2、体味作者情感。〈学会品味辨析〉

  作者在描写老树形象时,注入了浓浓的感情。试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例如;“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和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

  ,平淡的言辞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仿照上面那些话自己品味辨析〉

  三、小结;总的来说,作者似在表达一种思想或感受,那就是大树引发了他深沉地思考和感慨。作者的命意看似很简单,其实有一定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你认为作者的命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测评

  一、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病初愈的他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牢固沉稳。

  B、日月光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昔日的林阴小道如今已是周道如砥。

  C、犯了错误的儿子听说父亲要回家,赶紧逃到了奶奶那儿寻找荫庇。

  D、八年抗战期间,我们的许多革命英雄引颈受戮,视死如归。

  二、随着都市文明的飞速发展,宽敞的交通、摩天的大楼逐渐代替了昔日的绿地鲜花、碧波蓝天。面对此景,你心里一定有许多感触,请谈谈你的感受,作为地球的一员,你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大自然?〈写在下面〉

  课题:那树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间:班级:

  主备人:冯会然审核人: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掌握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

  3、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学习重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感情。

  【学习流程】

  自主预习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从主题、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情节等方面谈都可以〉

  2、读了这篇文章,我最为忧虑的是

  3、我最为震撼的是

  4、我最为神奇的是

  5、我最为感动的是

  6、我最为悲哀的是

  7、我最为遗憾的是

  8、我最为愤慨的是

  合作交流

  一、预习检测与交流。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后作业第二题。

  2、文中有哪几处引用故事发生地的人的传说,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蚂蚁王国里的事情?

  三、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我学到了

  我认为

  达标测评

  一、阅读文章第九段回答问题。

  1、本段共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这句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什么特点?

  3、对于为什么要锯掉大树,选文中交代了喝醉了酒的驾驶者撞死在大树上,因此要让大树偿命的理由,你如何看待这个理由?这样写反映了作者什么态度?

  4、假如你就是大树当电锯对着你的“踝骨”咬下去时,你会想些什么?试写出来,100字左右。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写出两句与树有关的谚语或俗语。

  2、写出两句与树有关的古诗词。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味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痛苦、悲悯、愤激之情,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1、授课时,应引导学生感知老树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树的生命历程;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地球上的森林资源正在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人类的生存受到环境的威胁,导入本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读,把读不准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示出来。

  2、学生提问字音、词义,师生共同解决。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步体味作者的感情。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梳理结构

  要求: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思路。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后指导:

  本文按大树生命历程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就得越简略,相反,越是近期的叙述就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感知那树的形象

  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学生活动:速读课文,自由组合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并概括树的特征。

  要点:

  第一部分概括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大树生长的特殊环境;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劳。

  第二部分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依然奉献着绿色……

  第三部分那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悲哀、无奈而又刚强……

  (以上要点分析略)

  2、体味作者的情感

  提问: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

  “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活动:学生品味、辨析、自由发言。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内小结

  在“大树对人类奉献却反遭人类杀戮,是大树的悲剧还是人类的悲剧”的疑问中结束本课时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那树的品质。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5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思维能力,对生活、人生也会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因此读懂文章的内容不是难事。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阅读本文易停留在表面,很难体会到文字背后深邃的哲思,很难对人与自然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深邃内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

  2、品味语言,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佝偻、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学习文章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体悟词句间流露的情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

  ②赏析文中含蓄、深沉的语言,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2、难点:揣摩关键语句,掌握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板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反映人类生存的困境。画面有“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等。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谈感悟。

  师:是啊,人们常把我们居住的地球称为绿色星球,这是因为站立在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装点着我们的家园。然而,随着都市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树倒在了人的刀斧利具之下,就连街头的那棵大树也未能幸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关注那树的命运,共同学习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多媒体出示)

  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情感把握准确,朗读的整体基调应是深沉,凝重的。

  ②问题思考:课文讲述了那树怎样的故事?

  ③你能以“那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树”为开头说一句话吗?

  2、围绕问题,具体感知。

  ①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子音,强调对“佝偻、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的正确认读和理解,点评朗读情况。

  ②学生概述那树的故事,男、女同学交换点评。教师适当补充。

  ③学生说话展示。说话示例参考(多媒体出示)

  那是一棵坚固稳定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繁密茂盛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默默奉献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善良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绿着生绿着死的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