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调,探究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诗无达诂。”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上课前发一张草稿纸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疑问,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或者课后探讨。
一、导入课文
1、自由诵读。
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读出美感来。
⑴ 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
(教师和学生评点)
⑵ 听录音范读;
(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
⑶ 学生再读。
(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
二、进入诗歌
1、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2、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灯片)
3、诗歌意象和意境:
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其达到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雨巷》的意境分析:
“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雨巷》运用了哪些意象:
“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篱墙”、“油纸伞”。
4、情感基调。
(可通过诗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
5、表达技巧。
(着重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什么是象征?几个主要的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6、诗歌的内涵:
(此诗的内涵可从多角度分析)
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
(可从探求“理想是什么”这一角度来发掘诗歌的无限张力:这是一首爱情诗、政治诗、哲理诗等角度探究。但无论哪一种,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还有那彷徨的声音,让我们无限惆怅,一代一代永远也走不出这悠长悠长的“雨巷”。)
7、艺术特色:
(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赏析,看看《雨巷》在艺术风格上有那些特点。)
着重谈谈音乐美:和谐的韵脚,押韵;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句式上的回环复沓;节和词的反复出现(注意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逢着”和“飘过”,可进行探讨);流畅圆润,富于吟唱 。(可播放《雨巷》这首歌)
8、配乐诗朗诵。
三、作业
发挥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并试着比较诗歌语言与散文和小说语言的异同。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理解全诗的意象。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全诗,在讨论与交流中,结合教师的分析解说,学生能够把握诗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诗稿》《望舒草》《我底记忆》。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诗作呈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
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再考虑“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⑴痛苦的心境:原因是作者痛苦的初恋。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后来失败了。
⑵黑暗的现实: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那个时期写出了《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也是例证。“雨巷”意象正是作者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象征,也是一切苦闷的象征。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在文艺学上,这种情况叫共鸣。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探讨诗歌主题:(此诗的内涵可从多角度分析)
爱情诗哲理诗政治诗
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
(可从探求“理想是什么”这一角度来发掘诗歌的无限张力:这是一首爱情诗、政治诗、哲理诗等角度探究。但无论哪一种,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还有那彷徨的声音,让我们无限惆怅,一代一代永远也走不出这悠长悠长的“雨巷”。)
八、《雨巷》──象征手法的运用
1、根据前面对意象的分析,进一步思考:“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何象征意义?
《雨巷》刻画了阴冷的绵绵细雨,刻画了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里,“雨巷”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诗人还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正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雨巷》再现了当时一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2、“雨巷”又有何象征意义?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2、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意象“雨巷”等特点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方法】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2、学生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整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三、【赏美品美】
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
(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
⑴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归纳学生发言,幻灯片: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教师总结: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歌曲动听旋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2、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过渡)有人说,诗是情感的铀,语言的钻石。的确,诗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像一首绕梁的歌,当我们沉浸在“雨巷诗人”为我们营造的忧郁凄美的意境中时,是否感受到另一种美呢?
⑴ 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⑵ 提问:我们感受到诗的总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处理造成的呢?
明确:
①、每行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在行首。
③、复沓手法的运用。
④、叠词的妙用。
⑤、诗的押韵,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
⑧、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过渡)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长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义呢?
讨论:《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⑴ 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看:
爱情诗。
⑵ 从诗歌传统角度看:
理想。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象征高贵的爱国精神;
郭沫若《炉中煤》“年轻女郎”意象象征祖国。
⑶ 知人论世,课件显示背景(“我”的补充──另一层面的“我”,将来的“我”)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所以,有人说戴望舒是一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寻梦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四、【结语】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别样的美。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
(课件播放朗诵)
五、【作业】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板书设计】
戴
雨
望 意境美──音韵美──执著美
巷
舒
七、【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各种各样的感受盈满于胸:对诗歌的热爱、与学生分享诗情的期待、对讲解清晰一首现代诗歌焦虑、初次尝试的紧张、身边热情同事提醒的茅塞顿开、课堂上学生精彩回答的感动、少年锋利语言的赞赏……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教学是语言与理性的艺术,如何在二者之间架构一座桥梁,这节课做了一些尝试:营造环境让学生体会、启发学生去想象、学会与人分享这种情感、把课堂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讨论和感受。文学的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古诗与现代诗有许多相通的东西,其中的继承和超越需要仔细了解和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意象”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方式】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唐磊的音乐《丁香花》。
一条悠长而寂寥的小巷,一位美丽而忧郁的姑娘,一次擦肩而过的邂逅,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思念和忧伤?80多年前的《雨巷》成为经典,曾以音乐、绘画和舞蹈(《小城雨巷》)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天,让我们走进走进文字版(能留下想象空间)《雨巷》,走进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
二、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诵读
1、诵读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惆怅(chóu chàng)
颓圮(tuí pǐ)
2、美吗?什么样的美?
美;忧郁美、朦胧美,不同于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和李清照词的凄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请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你的感受?用几个词来表现。
内容上:低沉、伤感、忧伤、朦胧、孤独、惆怅、失落、哀怨等。
形式上:低沉缓慢、舒缓悠扬,有很强的音乐美。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听起来悦耳、和谐,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4、归纳音节特色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明确:
①全诗共7节,每节6行,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读进来有舒缓悠扬之效。
②押韵规则(全诗从头至尾都用“ang”韵,没有换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旋律美。
③另外,诗句长短错落,回环往复,语言上用反复和排比,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四、合作探究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五、意象分析
全诗中有哪些意象?请找出来。
明确:有6个。
客观物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人物形象:我、丁香姑娘。
1、丁香
明确:丁香未开花时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见研讨练习四)
特点:美丽、高洁和愁怨。
2、丁香姑娘
找出词句: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走近、太息一般的眼光、飘过、凄婉、迷茫、远了、走尽、消散了……
特点:美丽高洁、忧郁迷茫、飘然易逝。
3、油纸伞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
4、雨巷
找出词语:悠长、寂寥。
特点:阴暗、狭长、幽深、朦胧。
5、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的超然意境。
6、我
找出词语: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特点:孤独、迷惘、忧愁、有所追求。
多组意象意境美(迷离飘渺)
六、探究本诗的感情基调
1、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2、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政变后,作者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知人:双鱼座,敏感脆弱。
七、探究本诗的象征意义。
象征,借用隐喻或暗示,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火炬象征光明,白色象征纯洁或哀悼,红色象征喜庆或革命、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康乃馨象征慈祥、温馨、真挚,玫瑰象征爱情,毋忘我象征友谊和思念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理解的多样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1、“雨巷”
①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②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③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2、“我”
我的感情起伏:希望——失望——再希望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者、失落者、执著追求者。
①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②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
③执著追求者。
3、丁香般的姑娘
①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②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③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④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总结: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也可以理解为对爱情的追求;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八、把握诗歌特色
1、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九、总结课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雨巷”,都曾经有过希望,有过失落,也曾经寻找过,跌倒之后也希望爬起来,继续前行。诗人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想说的话,引进了我们的强烈共鸣,这样的诗就是经典。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及对意象的把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走近作者,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2、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网络歌曲《丁香花》导入(伴着音乐)
丁香花,大家并不陌生,我国古诗里就有许多吟咏丁香的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诗人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它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在他们眼中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代表。丁香如此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去看看。
二、作者介绍。
(见课件)
三、赏析全诗。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指导节奏、体会情感),谈谈自己的初始体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二)再读本诗,体会意境
(课件音配像朗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体会意境。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三)三读全诗,感悟内涵
1、根据已领悟的内容,揣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本诗
(可提示学生结合诗中的表现内心情感的词语进一步理解)
2、教师补充介绍必要的创作背景
指导学生结合背景再读全诗,之后说说自己新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理解不仅在表层实际意义更应探求其象征义,力求对诗歌内涵多角度思考并鼓励个性化理解。(课件)
(四)四读全诗,加深感悟
把情感融入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品味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
四、拓展阅读(课件)。
戴望舒的早期作品《烦忧》,体会其诗歌创作中的绵长情感及和谐流畅的音节,更全面的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五、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诗。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年级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范文
比喻句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范文
比喻句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教学设计
关于我长大了一岁教学设计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芦花荡课程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第三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草原上的鹰语文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下春夏与秋冬教学设计
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