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文章技巧节奏和语速是什么

刘莉莉老师

朗诵文章技巧节奏和语速

一、节奏感

1.含意

(1)诵读节奏感是由作品展现出去的,主要表现出了朗读者中心思想的波动所产生的声音洪亮、分清主次的响声方式的环回。

(2)节奏感有别于语气。语气是以句子为企业,节奏感是以全文为企业;节奏感一定要有某类响声方式的回环往复,而不是没什么规律性可寻的各种声音方式的拼接。

2.普遍的节奏感种类

(1)欢快型

规定多连少停,多轻少重,多扬少抑,语节少而词的密度大,语流看起来欢快。如作品《绿》《紫藤萝瀑布》。

(2)庄重型

规定多停少连,多种少轻,多抑少扬,语流均衡庄重,语言表达能力牢靠强有力。如作品《丑石》《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3)浑厚型

规定停顿多而长,语气多抑,节奏较长,响声发暗,句尾厚重,语流沉绶。如作品《牡丹的拒绝》《世间最美的坟墓》。

(4)高昂型

规定多连少停,多种少轻,扬而不抑,语调昂贵,语顺畅达,声音速度稍快,节奏感过紧。如作品《白杨礼赞》《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5)舒绥型

规定多连少停,响声清澈,语流响声较高但不切实,气长音清,语调伸展宽阔。如作品《海滨仲夏夜》《住的梦》。

(6)焦虑不安型

规定多连少停,多种少轻,多扬少扣,节奏感拉长,语调焦虑不安。如作品《麻雀》《迷途笛音》。

二、语速

1.界定

声音速度就是指讲话或朗读时每一个声调的长度及声调中间联接的紧松。讲话的速率是由讲话人的情感决策的,朗读的速率则与文章内容的观念内容相联络。

2.声音速度的转变

(1)一般在兴奋、轻快的情况下,声音速度要相对性快一些而在痛楚、忧伤的情况下,心情低落,声音速度通常要慢一些。

(2)针对抒情的诗文,诵读中声音速度不适合过快;而针对热血沸腾的文章内容、热情豪放的诗文,声音速度则不适合太慢。另外,在同一篇诗词的诵读中,声音速度的解决要伴随着作品中感情的转变而转变。

3.以《雷雨》中周补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期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补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补园认出)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补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朗诵过程中的4种停顿训练类型

朗诵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停顿,但是你知道朗诵怎样停顿吗?朗诵技巧:停顿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文法停顿

文法停顿是行文过程的要求所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停顿,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的停顿。也就是说,这种停顿与标点符号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可理解为:逗号长于顿号分号长于逗号,句号长于分号,问号长于句号,感叹号、破折号、冒号则大致相同,段落之间的停顿长于句子间的停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号是表示疑问,需要对方回答或观众思考,停顿时间自然应比句号再长一些,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例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个句子前半句停顿时间应该较长,这是诗人提出的问题,需要读者回答或者思考,后半句是诗人自己给出的答案,停顿可比前句稍短。

第二种是由文章的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停顿时间长短应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往往是思想内容越多,停顿的时间就越长。一般情况下,间歇时间由短到长依次是:句子、层次、段落、部分。

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句子间语法关系的停顿,如句子中主谓之间、修饰、限制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停顿,还有分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停顿等。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主要表征,语法停顿应与标点、层次、段落相一致。

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指为准确表达语义、揭示语言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语流中声音的顿歇。逻辑停顿不受语法停顿的限制,没有明确的符号标记,往往是根据表达的内容与语境要求来决定停顿的地方和停顿的时间。逻辑停顿被称之为无形的“标点符号”,包括并列性停顿、照应性停顿、强调性停顿等多种方式。

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而作岀的间歇,这种停顿通常岀现在感情强烈处。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是根据感情表达和情感宣泄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即声断情连,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朗诵时的发声技巧方法

一、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加强记忆

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综合这些特点,学员可以自己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难点多加练习和记忆,效果会倍增!

二、 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三、说:听力好了,就要多动口

听力是个前提,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下面我具体谈谈: 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四、要注意在“说”的过程存在的问题

1.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_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_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

_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1.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2.绕口令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3.演绎朗读文章时,一定要停连与重音训练正确表达文章的情感。 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读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把握好气息的调整和文章的整体性。

具体的问题建议朋友们可以向专业老师多多求教。同时也可以向字典,词典和教材学习。在这里我推荐使用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在汉语词典》以及《现在汉语规范字字典》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