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小年吃什么食物介绍

马振华老师

广东过小年吃什么食物

1、年糕

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

2、汤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3、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广东的一个传统习俗,“腊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腊肠、腊肉、腊猪头皮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

4、炒米饼

广东有许多种饼,最着名的当属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或硬饼。它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5、煎堆

对于老广来说,过年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在以前,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们都赶出制作间,还要一边炸一边说吉利话,以祈求来年好远。

6、蛋散

广州人过年也炸蛋散,以香脆著称。

7、萝卜糕

萝卜糕是一种广州人喜爱的点心,更是过年时候的应节食品。

8、油角

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以前的广州人,不管富家还是穷人,到了岁晚,总要开油镬。油角有大有小预示一家平安。油角象征的吉祥意义: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

9、笑口枣

笑口枣是广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因其经油炸后上端裂开而得名。笑口枣香甜暄酥,十分可口。广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枣。同时笑口枣也是广州人春节必备年货之一。

10、盆菜

吃盆菜是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有人说,盆菜味道如何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气氛。吃盆菜时一定不需客气,就算用筷子将菜翻来翻去都不算失礼,因为好料沉锅底,多种自在的吃法更适合合家团圆。

11、鼠壳粿

鼠曲粿(guǒ)也称茨壳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小食,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流行于潮安县、湘桥区、澄海市、饶平县一带。

小年吃糖瓜的含义

老人家说,小年这天,会欢送灶王爷上天禀报一年来的工作,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如果哪家人没有祭灶让灶王爷满意,他就会上天说这家人坏话的,让玉皇大帝惩罚,所以慢慢的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一天祭灶。

古代,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还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即“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所以,在小年吃糖瓜是小年习俗之一。

小年习俗

祭灶

人们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剪窗花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