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教案1
《祝福》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点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学用具1、课本
设计理念《祝福》是短篇小说的精品,提供了丰富的小说鉴赏资源。但鉴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如面面俱到,不如有所侧重,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首先,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其次,小说刻画的形象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丰富多彩,值得体味;再次,小说的主题特别深刻,但学生对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比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计划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
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
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一、自读思考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编写出结构提纲。
2、简单概括小说的叙事特点。
3、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体会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二、研读讨论
1、讨论小说标题的含义。
小说以“祝福”为题,很巧妙。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同时,小说主人公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了读者的面前,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惨性,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2、概括结构提纲(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见板书)
3、学生思考、讨论。
板书设计祝福鲁迅
故事情节提纲:
情节内容时间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三个半月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两年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约两年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分析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祥林嫂的悲剧是一场发人深思的社会悲剧,是一出令人同情的人生命运悲剧,值得我们细细地体味、深思。
探讨:(1)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都发生在什么时间?
教师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2)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让我们从祥林嫂的死因来探寻她的悲剧命运。教师概括: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那么,这些责任是不是应由祥林嫂来承担呢?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具体分析。
教师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权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认为“败坏风俗”,是夫权的影响;而她这“耻辱”到“阴司”还洗不掉,是神权的控制;鲁四老爷对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二、归纳总结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
1.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将生机盎然的春给祥林嫂悲惨命运作自然背景,有养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恶。
2.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抢答。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具体分析。祥沦为乞丐,是不是她不愿劳动所致?否。相反,她十分勤快能干,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更重要的是她对能劳动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她沦为乞丐的主要原因是被人剥夺了参与祭祀的资格,来自精神的重击使她丧失了以往的劳动能力。
祥林嫂因什么失去了儿子呢?狼。祥的不幸,有的来自人祸,有的来自天灾。第一个丈夫的亡故应属天灾,祥是无辜的。没有从一而终招致生前死后惩罚的原因在祥林嫂吗?回答也是否定的。改嫁是婆婆所逼,她曾做过拼死抵抗。……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祥的清白无辜,她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
那么,谁应为她的死负责呢?首先,我们可能会找出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如鲁四、四婶、婆婆、柳妈等,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人物中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责任!但我们又明明知道,祥并非死于自杀,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还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那怎么会没有加害者呢?加害者就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的宗法制度。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在祥林嫂周围的的人物,她们无一不是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行动的。
例如鲁四老爷,他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他也许是嫌她没有立即自裁,随亡夫而去;第二次是在猜测祥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他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弃,只能说明他恪守礼教的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二进鲁镇时,这次,他不只是和四婶嘀咕,而且暗中叮嘱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的直接原因。
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鉴赏”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所以用丁玲的话来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板书设计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
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没有封建礼教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宗法制度
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学生研究环境(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全文典型的环境描写有三处,各有特点各有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体悟,讨论归纳。
二、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篇小说在塑造祥林嫂时,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人物,其中肖像描写运用的特别成功。要求学生找出三处肖像描写,比较阅读,思考肖像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教师总结:三次肖像描写,相互对照,诉说了祥悲惨的一生。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被践踏、被遗弃的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三、拓展训练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这个情节合不合情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归纳:第一处(第一、二自然段):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
第二处(第八页第二段):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响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
学生归纳:祥第一次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
而她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虚,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无奈,从那“消失了血色两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写,不难体会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作者第三次描写祥林嫂时和前两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形象,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
第四课时
四、分析小说中的典型形象——祥林嫂。(26分钟)
要求:阅读时跳过有关祥林嫂结局的部分,并预测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后,她会不会成为一名革命者。
提示:想预测得准确,首先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知人论世),还要懂得捕捉重要“线索”(紧扣文体特点)。
做法:分两个小组,一组讨论祥林嫂的生活环境,另一组讨论她的自身性格特征。各小组推举一位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作小结发言。限时15分钟。
讨论归纳:
1、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⑴鲁镇
从四叔“大骂新党”和家家忙着准备“祝福”这两个细节可见,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封建意识根深蒂固,虽处于辛亥革命前后,但并没有受到有多大影响。
⑵鲁四老爷
鲁镇的权威人物。他的书房摆设和与“我”的谈话,反映出他是顽固的封建遗老。他非常蔑视祥林嫂,坚信女人应该从一而终,不然就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之所以收留她,是因为她还有剥削价值。当祥林嫂失去这种价值时,他就毫不留情地把她赶了出去。对祥林嫂而言,这个残酷、虚伪、自私的鲁四老爷既是一个经济上的剥削者,又是一个精神上的迫害者。
⑶柳妈
柳妈与祥林嫂同属劳动者阶层,也是自觉维护着封建贞节观念。应强调一点,除了蔑视,她对祥林嫂还是有点同情的。可是她为祥林嫂寻找“赎罪”的办法(捐门槛),带着鲜明的迷信色彩,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⑷其它人
“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这句话让人真切感受到,鲁镇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冷漠。特别强调,婆婆肆无忌惮地把祥林嫂卖掉,反映出当时的妇女没有独立的人身自由,只被当作家族的附属品。
小结:整个鲁镇顽固地为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观念所支配,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微。这样的地方,严重缺乏培育革命者的土壤和水份。
第五课时
2、内因是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她所要求的,只不过是一种起码的生存权利。理智分析“逃跑”和“撞香案”两种行为,虽然她有着勇于反抗的性格,但思想本质仍是封建的。所以后来才产生了“捐门槛”这一行为。
小结:人的行为是外、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严峻与自身的不觉悟,注定了祥林嫂不可能成为一名革命者。
(揭示谜底——祥林嫂成了乞丐。预测成功)
3、如何理解祥林嫂问“我”有无灵魂这个情节?
质疑:有的教参说:“这表现了她对现存秩序的大胆怀疑,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你是否同意?
讨论解答:联系上面的分析,可见这种说法不成立。祥林嫂希望有鬼魂,是因为想与儿子重聚;但又怕有地狱,因为会被阎罗王锯开。人们说她是“穷死”的,实际上她是被强大的精神痛苦折磨致死的。
五、归纳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2
《六国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_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_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从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参考资料
一、清代李桢《六国论》(节选):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唯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概也夫。
——摘自《畹兰斋文集》
二、《宋史·苏洵传》(片段):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27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闲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22篇,即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列传第二百二》)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3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第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_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语言特点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4
《奥林匹克精神》
一、目标设计
1、通过“倾听”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倾听”,筛选提取信息。
2、通过演讲活动实践,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演说能力。
二、教程设计
(一)导入:
顾拜旦,可能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对他并不陌生。
(课件显示照片)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所了解的顾拜旦
(答案预设:奥林匹克之父;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
担任了近2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所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教育家)。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他众多演讲中最为经典的一篇(课件显示课题——奥林匹克精神)
学习方式是(显示——活动体验)
(二)活动一:倾听作答
1、明确倾听要求,出示作答题目
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的第一项活动:倾听作答
什么样的“听”才叫倾听呢?(显示“专心、细心”),我们要求大家合上书本,静心倾听,提取关键信息,回答几个问题。请拿出纸和笔作必要的记录
(显示:记录关键词)
2、师演讲文本,生倾听记录
情境创设词:1919年,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内,正在举行庆祝奥林匹克运
动恢复25周年的纪念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奥运创始人顾拜旦走上了演讲台,开始了他最为经典的一次演说。
注:演讲时,删除文本第三节的后半段以及第六小节,并同步三次出示练习二中的问题。
3、合作讨论,辅以阅读,完成作答
四人小组交流答案,可以参考文本,完善记录的关键词。(2分钟)
课堂交流,明确答案。(注意:要求学生不看文本,组织语言表达)
预设指导一,问题②,除了展示悦乐,也就是快乐之外,奥林匹克精神还会展示什么美呢?请大家再听一遍这句话“这种内心的悦乐……为阳光……音乐……体育馆”,明确:自然美或音乐美或荣誉美等。
预设指导二:教育的现状让人不满意,那么与体育有什么关系呢?明确: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教育现状振兴教育。
预设指导三:奥林匹克精神除了“大众参与”之外,还有哪些内容?请再听一遍这段话“面对一个……力量之一”,明确:促进世界进步,构筑未来。再听下面这段话,促进世界进步的哪些方面呢?
“虽然…不足以…,不能…也不能…但是…”,明确:还可以促进和平、公平、教育。
4、概括全文
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它可以给人带来悦乐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过渡语:活动一倾听至此结束,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看来大家不仅是考试时做阅读理解题目的高手,也是有很强的倾听能力的。训练了耳朵——听的能力,下面进入活动二,体验演讲,练练我们的说的能力,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展示出我们的演讲风采。(课件显示:活动二,体验演讲)
(三)活动二:体验演讲
课件显示——体验目标:如何体现演说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演讲活动是以演为主还是以讲为主呢?
课件显示——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我们要努力通过语言的表达体现语言的魅力,增强演说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面我们以第二小节为例,尝试演讲
1、学生尝试演讲第二节。
2、结合体验,小组成员切磋交流,如何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3、交流体会,指导点拨。
指导预设一,“奥林匹克精神逐渐为青年所崇尚”。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即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指导预设二,“包括但又超越了”,关键词语要重读。
指导预设三,几次停顿。
“作出详细阐述”之后的停顿,启发听众注意,下面就要详细地阐述了。
“设想一下”之后的停顿要达到引领听众共同去想像的目的。
“当这种内心……,∨融合在一起”,长句中的换气停顿。
预设四,“为…所…,为…所…”,排比句式,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预设五,“绚丽的梦想”,自豪、肯定、有力。“这一迷人的梦想使世界凝聚在一起”,手势辅助,握紧拳头向下,表达坚定的信念,用昂扬的语调,热烈赞颂的语气。
4、分解指导后,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演讲。
5、生讲台展示,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有个性地展示自己的演讲体验。(两次)
6、评点小结(课件显示)
讲(主):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
演(辅):手势、表情、视线、身姿……
7、实践演讲(第四、五节)
学生揣摩演讲后,四人小组交流体会,推荐优秀者上讲台展示(男女生各一位)。
鼓励语预设:演讲是勇敢者的活动,也是优秀者的活动,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和风度,希望我们中的优秀者展示优秀的你。
演讲后围绕讲和演两方面。组织评点(自评、他评)
8、综合演讲体验
全体学生以站立式的身姿、半脱稿的方式演讲全文。
情境创设:站着的每一位同学,现在你就站是金色演讲大厅里,你就是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你走上讲台,热烈地、赞颂讴歌奥林匹克精神,让精彩的演讲开始吧!
9、优秀者展示,3名学生演讲全文,鼓励学生以听众身份参与,创设热烈的气氛。
(四)结束语:
现代奥运走过百年历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08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燃起,让我们共同期待又一个奇迹的诞生吧!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5
《祝福》
一、教学环节及时间预设
环节一:导入新课——注重学生体验,直击主旨2分钟
环节二:文本探究
自主学习5分钟
合作探究20分钟
思辨深入7分钟
环节三:互动分享——价值引领10分钟
环节四:拓展延伸
二、板书设计
三、评价系统——《诸城一中高效课堂提问评价系统》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初步感知余秋雨《废墟》中“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为本节课解读这位“停在中国心脏上”的作家通过这篇“真正深沉的文学作品”中关于“民众心灵”的揭秘的铺垫。
以初中课文鲁迅>文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和《药》中关于“看客”的文字描写导入新课,直击主题。
导入新课,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成,注重深和新。
学习方式:学生齐读,问题引领。
时间:2分钟左右
环节二 文本探究
第一步,自主学习
从分析语言角度入手,以讲述“看客”故事的角度进行文本的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句中能准确揭示看客心态的用词。
2.概述这一“看客”与被看者之间的故事,分析其心态,剖析其在被看者生命历程所起的作用。
3.时间5分钟左右。
第二步,合作探究
以问题引入。鲁迅说: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学生合作探究这“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都有哪些人物。学生自由分析,对其中的问题处进行当堂讨论探究,进行个性化解读。
重点探究的看客为:我、鲁镇的女人们、短工。探究方式为,老师引领,学生分析,老师补充,学生感悟。
以分析“短工”这一形象,分析本环节的学习探究过程:
重点分析下面片段: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祥林嫂接着就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
“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祥林嫂不断地追问
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
问题设计5个:
1、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2、短工在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表情或动作怎样?
3、当“我”问“四老爷和谁生气”时,短工回答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说明什么?(试跟其它句式比较,例如,表推测的句子“可能是和祥林嫂吧”)
4、比较短工的回答“死了”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中“睡着了”一词的使用,表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心态。
5、祥林嫂的死与他有关系吗?
同为被雇佣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分析“我”这一形象,学生需能从“说不清”“然而也未必”等人物语言,分析“我”作为祥林嫂人生见证者叙述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性中的弱点,不敢正视现实,需求自我解脱;从我“匆匆”“逃”回家中,分析其逃避者和彷徨者。
分析“鲁镇的女人们”,从语言“特意寻来”“满足”等表示心态的词,,分析其“冷漠”这一看客心态:精神空虚、无聊无情,以他人的不幸痛苦作为鉴赏,有滋有味的赏玩着别人的痛苦……
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讨论,解疑;老师巡回指导,并个别答疑。
时间:约20分钟
第三步,思辨深入——作者创作意图和主旨探究
在自由分析和重点探究的基础上,老师总结,抛出一个问题深入,让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思想使这些善意的不善意的人容不下一个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 )的女人。
设计此问题旨在引领学生从看文中“看客”的角度,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进而把握本文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
主旨探究补充2则材料:一是,封建礼教对女人的要求,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表彰节烈”的条款等;二是,展示《新青年》上的文章《一个十四岁的望门寡》。
通过学生探究和>和老师补充,让学生了解“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鲁迅题名《彷徨》的来由,及鲁迅题写在《彷徨》扉页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创作主旨。
学习方式:学生自由回答,合作讨论,板书讲解。
时间:约7分钟
环节三:互动分享——价值引领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是本节课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环节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找找你身边的看客”为主题,通过合作讨论,让学生将目光引向现实,进而关注社会,关照自我,在鞭笞社会冷漠看客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互助意识。二是,看路一鸣的《道德观察》,在分享热心热情的看客的过程,感受社会的正能量,从而完成对价值观的构建。
学习方式:互动分享展示。
时间:约10分钟
环节四:拓展延伸
以“围观”为题,写一则微小说。要求:有精确的心态刻画,明确的表达主旨,字数不超过200字。
板书设计
永远新的旧故事
祝福 鲁迅
一群“看客”与一位“被看者”之间的故事
祥林嫂是一个( 再嫁 )的女人。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清明节主持开场白模板范本五篇
班主任培训心得收获600字10篇
度通用工作心得总结范文
清明踏青主持人串词模板范本五篇
劝学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失街亭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棋王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高二下语文教案文案
过秦论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部编版高二语文复习教案五篇
谏太宗十思疏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失街亭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沪教版的高二语文授课教案五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底片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份高一语文优质新编教案参考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