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教学目的]
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3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 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1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作者生平见补充资料)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最为耻辱的腐刑后,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二、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译文见补充资料)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落实文句翻译。(语法点见补充资料)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文中共讲了几个故事?请简要概括内容:
廉蔺简介(1—2节)
完璧归赵(3—13节)
渑池相会(14—16节)
负荆请罪(17—21节)
三、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
[问题]: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王的易城求璧,赵国君臣深感“矛”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②.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迫使他不得已“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四、渑池之会:品味语言,把握人物。
[问题]: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又有怎么样的反应?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针锋相对,毫不畏惧。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③.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无须宏论,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一、在秦王面前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大智大勇,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结果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概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五、负荆请罪:感悟思想,把握人物。
[问题]:①蔺相如怎样处理与廉颇的矛盾?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
②这个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方法来描绘人物?
[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
③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六、总结主题和艺术特点
(先教师示范——人物刻画)
以上,我们抓住三个故事,各有侧重地解读了司马迁的写人艺术。完璧归赵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刻绘人物。“渑池之会”注重简洁平实,凝练传神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廉蔺合欢”注重在对比、反衬中凸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其实,三个故事中,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不是绝然分开,相反,司马迁非常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对比反衬,贯穿始终,语言出彩,比比皆是;矛盾冲突,起伏跌宕,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又要整体着眼,前后勾勒,以求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充实、完整的理解。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我们写作借鉴: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再学生讨论)
人物形象
蔺相如
一个目光远大、心胸宽阔的爱国者;一个不畏强暴、智勇双全的勇士;一个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
廉颇
他勇于冲锋陷阵且很有政治头脑,虽然有时也自高自大、心胸狭窄,但他性格坦率真诚,知错就改。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有勇有谋的将军。
主题思想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富有思想、社会意义的作品。本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蔺廉交欢”三个故事,赞美了蔺相如的智勇与爱国主义精神,即对敌斗争的坚持和对同僚的退让;同时也赞美了廉颇的忠于赵国与勇于改过。从蔺廉二人的行事与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极为自然地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当敌人侵犯的时候,应该怎样地为国而忘身,怎样在军事上、外交上紧密配合起来击退敌人的进攻,而在平时,应该怎样团结御侮,消除内部矛盾,来保卫祖国。因此可以说,这篇传记,是富于爱国思想的。
写作特点
1.选材典型、形象突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选材典型。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写人物传记时,就不能事无巨细,统统罗列,而是必须对这些传记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历史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出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廉颇、蔺相如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当时“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七雄”中秦国最强,强秦力图兼并六国,六国则与强秦抗衡,故又有“连横”“合纵”之举。秦国自“连横”以后,想对六国各个击破,而赵国则首当其冲。唯赵在当时还有一些实力,秦尚难轻取。赵国在“七雄”纷争局面中,为了自身的生存,自然要重视军事、外交的措施。廉颇和蔺相如,一武一文,一个是忠于赵惠文王的、富有沙场经验的宿将,一个是忠于赵惠文王的、智勇双全的外交家,两人自然成了赵国封建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给廉颇、蔺相如各开一张履历表,而是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写。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一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一个矛盾的原因。通过这两种矛盾冲突,廉颇和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秦赵争夺和氏璧与渑池之会两件事,实质上是两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威信的两次实力较量,是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的前奏。所以写这两件事,也显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2.一详一略,线索分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二个艺术特色是一详一略的写法。“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中,特别是前两件事,作者着力写蔺相如,笔墨酣畅,具体入微;写廉颇则较简略。在三个历史故事中,有关廉颇的素材,几乎被作者提炼到“浓缩”的程度。为什么这样详略不同?从这篇文章的本身,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廉颇早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在文章中一开始就以上卿的身份出现。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是个门客。廉、蔺两人开始时地位高下悬殊。但由于蔺相如获得了两次重大外交斗争的胜利,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七雄”纷争的局面中,外交斗争的作用已经重于军事斗争,“智斗”已经重于“斗力”,“谋”已经重于“勇”。作者之所以对蔺相如详写,而对廉颇略写,就是因为蔺相如是一个忠于赵国的、智勇双全的、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秦赵两国的矛盾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自然大于廉颇,在当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廉颇显著。
3.反衬手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反衬手法的运用。运用反衬手法,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突出。该文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也还写了其他一些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作者还写了秦王的贪欲,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写了秦王的欺诈,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这是秦王耍花招,继续制造骗局。在“渑池之会”的故事中,也对秦王有所描述,先写秦王令赵王鼓瑟,戏弄赵王。当相如提出“以相娱乐”的要求时,“秦王怒,不许”。但最后还是“不怿,为一击缶”。写出了秦王的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在这两个故事中,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主要是为了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偏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在这里,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出蔺相如的见识独胜廉颇一筹。
4.细节与人物语言个性化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四个艺术特色是注意了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对于重大事件来说,犹如人体之血肉对于骨骼,能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的“视”,虽是细节,却写出了蔺相如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了蔺相如的几个利落的动作和怒不可抑的神态,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描摹蔺相如的神态,十分逼真,突出了蔺相如的“勇”。“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也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的“勇”。这些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对于蔺相如的“智”“勇”认识得更具体更深刻。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如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相如廷叱秦王的这段话,先说出了赵群臣开始时对秦索璧的看法,“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一针见血地揭出秦王的欺诈行为;接着说出当时相如自己的看法,“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实质是讽刺秦王的言而不信;接着又对比了赵王送璧时的隆重仪式和秦王受璧时的傲慢神态、轻率的动作,指出了秦王的欺诈迹象;最后表示了不受秦王欺诈的决心。这一段话,真是刚柔相济,充分写出了“能言善辩”的战国时期外交家的形象与“知死必勇”的策士风度。再如蔺相如二上秦廷怒斥秦王的一段话也是如此。
5.前后照应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五个艺术特色是前后照应。文章开始概括介绍廉蔺两人身份,前为上卿,后为门客,一贵一贱,两人地位高下悬殊,这是为后面廉蔺矛盾安下伏笔。在后面“负荆请罪”的故事中,廉颇居功自傲,囿于贵族等级观念、甚感不平的一段牢骚话,就是有力地回应了这开头的伏笔。再如“渑池之会”写到最后说:“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点出了赵在外交上的胜利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的,暗点了廉颇的作用。在后面“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回答门客时说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也是照应了前面,表现了蔺相如看问题的客观和全面。
如要细细分析起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其他一些艺术特色,以上五点是就其主要而言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一、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526,500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
二、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战国后期是封建割据,诸侯纷争最严重的时期。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尤其是西邻强秦的威胁最大。本篇记叙廉颇、蔺相如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抗强秦,为赵国的安全和尊严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写了他们二人为维护赵国的利益,彼此搞好团结的事迹。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三、注评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先介绍廉颇。赵惠文王十六年, 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 为:做,担任。伐:攻打。大破之,取阳晋,阳晋:本卫邑,后属齐,在今山东省郓(yùn)城县西。○战功显赫。 拜为上卿, 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的意思。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地位极尊。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介词,凭,靠。闻:闻名,出名。○威名远扬。
蔺相如者,赵人也。 ○次介绍相如。平凡得很。“赵人”与“良将刀相对,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赵宦(huàn)者令缪(miào)贤舍人。 宦者令:官名,宦官的头领。令,长官。舍人:门客。战国时,贵族家里常养着一些门客。○地位低微。“舍人”与“上卿”相对,一尊一卑,十分鲜明。
概略介绍廉、蔺身世。即点明题意,引出人物,总领全文,天为后文写廉、蔺矛盾伏下引线。
赵惠文王时, ○点明时间。 得楚和氏璧(bì)。 和氏璧:楚国人卞(biàn)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而成璧。壁,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秦昭王闻之, 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公元前30年~前251年在位。之:代词,指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一事。 使人遗(wèi)赵王书, 遗:送给。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介词,用。易:交换。○以城易壁,纯属骗局。交代故事起因。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诸:各位,众。谋:计议,商量。 欲予秦, 予:给。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受骗。徒:副词,白白地。见: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被动。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即:就。患:担忧。秦兵之来:主谓短语作“患力的宾语,“之”用在短语的主谓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求:寻找。可使报秦者: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使。派遣。报,答复。○进退两难,一筹莫展,揭示秦赵矛盾尖锐及赵之大臣畏秦之甚。为相如出场铺垫。
宦者令缪贤日:“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臣。古人表示卑谦的自称。○“可使”二字,如奇峰突起。 王问:“何以知之?” 何以:凭什么。介宾短语作状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问黟带出下文,补叙前情,从侧面勾画蔺的轮廓。 对曰: 对: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臣尝有罪, 尝:副词,曾经。 窃计欲亡走燕。 窃计:私下打算。窃,表示谦敬的副词。亡:逃亡。走:跑,此处有投奔之意。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止:阻止。 ‘君何以知燕王?’ 君:对人的敬称。知:了解。○发问令人深思。 臣语(yǔ)日, 语:告诉。 臣尝从大(dài)王与燕王会境上,大王:对国君的尊称。
燕王私握臣手曰, 私:秘密地,暗暗地‘愿结友’,结友:交朋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只看现象。 相如谓臣日:‘夫(fú)赵强而蒸弱, 夫:助词,用在全旬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而君幸于赵王, 而:表顺承。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 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连词,因此,所以。结于君:同您结交。○透过现象,视其实质。 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副词,却。亡赵。从赵国逃亡。走燕:跑到燕国去。“赵”和“燕”都是补语。○与“幸于赵王”对照,处境迥异。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其势。作状语,照那种形势看来。而束君归赵矣。 束:捆绑。归:送回。○看发展,预见后果,不堪设想。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请罪, 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服罪请求就刑。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斧,铡刀。质,同“锧”,铁砧(zhēn),刑具的底座。则幸得脱矣。则:连词,就。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幸,副词,侥幸。脱,免罪,免祸。○与“欲亡走燕”对比鲜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幸:这个“幸”是表敬副词,不需对译。○果是好计,预见何其正确。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以为:认为。其人:那个人。其,指示代词,那。“其人勇士”是个判断旬形式的主谓短语。○“勇”、“智”二字,贯彻全篇。宜可使。” 宜:应该。○极力推荐,可担重任。
以上一段插叙,先声夺人,初显其智勇双全,才识不凡。下分三个场面对蔺相如进行正面刻画。
于是王召见, ○紧承上文“可使”。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寡人:意谓寡德之人,为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可予不(fǒu)?” 不:同“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许:答应。○审时度势,结论明确肯定。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nài)何?” 奈何:怎么办。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曲:理曲,理亏。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 比较这两个对策。均,权衡,比较。之,这,代词。宁许以负秦曲。 宁:宁可,宁肯,副词。负秦曲:使秦负曲。负,担负,承担。○权衡利弊,明快决断。与上文群臣谋而不决,形成鲜明对照。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 必:副词,果真。○与前文“未得”相应。 臣愿奉璧往使。奉:两手捧着。往使:前往出使。○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敢担重任,胆识过人。与前文群臣畏秦之甚亦对照鲜明。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请:表敬副词。完璧归赵:把璧完整地送回赵国。完,完整,此处有原封不动的意思。○果敢坚决,显示蔺相如的智勇,也暗示其入秦必有一场激烈斗争,并为“完璧归赵”的结局设伏。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承接连词。遂:副词就。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奉璧使秦。过渡,收结上文,开启下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臣等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
4.缪贤舍人( )5.见臣列观( )6.相如虽驽( )
7.臣语曰( )8.使人遗赵王书( )
9.睨柱( )10.秦王不怿( )
二、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
1.乃辞谢( )2.从径道亡( )3.间至赵矣( )
4.臣请就汤镬( )5.左右皆靡( )6.为赵王寿( )
7.秦王竟酒( )8.位在廉颇之右( )9.一介之使( )
10.徒以口舌为劳( )
三、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
1.可与不(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四、把相应内容填入表格。
五、写出下列黑体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 1.闻于诸侯( )
2.故燕王欲结于君( )
3.归璧于赵( )
4.使不辱于诸侯( )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6.苛政猛于虎也( )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
2.即患秦兵之来( )
3.均之二策( )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5.至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 )
6.何陋之有( )
对 1.何以知之?对曰( )
2.对镜贴花黄( )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
3.诸将请所之( )
书 1.使人遗赵王书( )
2.秦御史前书曰( )
3.军书十二卷( )
许 1.宁许以负秦曲(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时人莫之许也( )
4.曳屋许许声( )
5.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
设 1.乃设九宾礼于廷(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
3.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
奏 1.请奏瑟( )
2.相如奉璧奏秦王( )
顾 1.顾吾念之( )
2.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计 1.计未定( )
2.廉颇蔺相如计曰( )
3.可计日以待也( )
六、请在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标出由何类词活用为何类词。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动→名)
1.秦璧西入秦( )
2.秦御史前书曰( )
3.且庸人尚羞之( )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归璧于赵( )
6.怒发上冲冠( )
7.特以诈为予赵城( )
七、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4.大王见臣列观( )
5.徒见欺( )
6.以勇气闻于诸侯( )
7.何以知之( )
8.而君幸于赵王( )
9.且相如素贱人( )
10.马之千里者( )
1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八、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 )固请( )
2.相如闻( )不忍与( )会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4.请奉盆缶( )秦王
5.(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今君乃亡( )赵走( )燕
九、填空。
1. 本文节选自《 · 》,作者 字 是 时期伟大的 家 家 家。《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体,全书共 篇,包括 、 、 、 、 ,记载了从 到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
2.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 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 的矛盾,侧重表现 的,后一个故事写的是 的 矛盾,侧重表现 的 精神。
3.文章开头两小段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除了循一般传记的写法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 。
4.本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详略得当,形象都很鲜明突出。请按要求找出有关语句。
(1)第1、3自然段中表现廉颇身分、影响的语句 。
(2)第14、16自然段中表现廉颇的地位、作用和深谋远虑的语句 、 。
(3)第20段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言行的语句有 。
5.请在本文中找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
十、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作业。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淮阴侯列传》)
1.请结合原文,用现代汉语回答问题。
(1)韩信不能被推选作官吏的原因是:
(2)韩信为什么常常依靠别人生活?
(3)亭长之妻对韩信是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气走了他?
(4)当韩信说将来一定要报答漂母时,漂母说:
(5)淮阴屠中一少年向韩信挑衅时说:
(6)街市上的人为什么笑韩信?你怎么看韩信“俛出胯下,蒲伏”的行为?
2.在本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3.找出与“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句式相同的句子
4.找出与“拜送书于庭”句式相同的句子
5.找出与“郑人有欲买履者”句式相同的句子
6.指出黑体词的含义,有活用现象也请指出。
(1)饭信( )(2)自食( )
(3)众辱之曰( )(4)若虽长大( )
(5)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 )
(6)食时,不为具食( )( )
(7)怒,竟绝去( )竟漂数十日( )
7.翻译“竟漂数十日”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xiào2.wěnjǐng3.zhuàn
4.miào5.guàn6.nú7.yǔ8.wèi
9.nì10.yì
二、1.道歉2.小路3.从小路或悄悄地4.古代一种用滚水烹煮的酷刑5.倒下6.敬酒或献礼7.完毕8.上9.个10.只不过,建立
三、1.不否2.庭廷3.案按4.缪穆5.孰熟
四、
五、
于1.在 介词2.和 介词3.到 介词4.被 介词5.对 介词6.比 介词
之1.它 代词2.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这 代词4.助词 不译;或我,代词5.我,代词6.助词 表示宾语前置
对1.回答 动词2.向着 介词
请1.请允许我 动词2.请你 动词3.请示 动词
书1.信 名词2.书写 动词3.文书 名词
许1.答应 动词2.左右 不确定数词
3.赞同 动词4.象声词hǔ5.处 名词
设1.安排 动词2.部署 动词3.假设 连词
奏1.弹奏 动词2.进献 动词
顾1.可是 连词2.回头 动词3.拜访 动词4.难道 副词
计1.计策 名词2.谋划 动词3.计算 动词
六、1.西 名→状 2.前 名→动 3.羞 动→意动
4. 先后 形→意动 5.归 动→使动
6.上 名→状 7.诈 动→名
七、1.定语后置句2.判断句3.被动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5.被动句6.介词结构后置句7.宾语前置句8.被动句9.判断句10.定语后置句11.判断句
八、1.主语,秦王2.宾语,这件事;介宾短语的宾语,廉颇3.谓语,厉害4.介词,给5.主语,廉颇和蔺相如6.介词,从;介词,到
九、
1.史记 廉颇蔺相如 列传 司马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思想 太史公书 纪传 通史 130 书 表 本纪
世家 列传 黄帝 汉武帝 300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完璧归赵 渑池会 廉、蔺交欢 赵国与秦国 蔺相如 机智勇敢 廉与蔺 蔺相如 爱国
3.突出二人一贵一贱,地位悬殊,为第三个故事的矛盾埋下伏笔。
4.(1)赵之良将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2)廉颇相如计曰……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肉袒负荆,至相如门谢罪自称“鄙贱之人”
5.布衣之交 两虎相斗,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完璧归赵
十、
1.(1)家里贫穷,品行又不好。(2)没有官做,又不会做买卖谋生。(3)讨厌他早晨不到起床时就烧好饭,端到床上吃掉,到了吃饭时间不给韩信准备饭。(4)大丈夫不能自己维持生活,我同情公子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期望你报答吗?(5)韩信你若不怕死,就来杀我;你若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6)认为韩信胆小胸怀大志的人,不必计较小事。
2.蓐褥孰熟
3.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4.信钓于城下出我胯下
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6.
(1)使……吃饭 动 使动(2)给……吃(3)当众 名→状
(4)你(5)多次;几(6)吃(饭);食物(7)终于;完毕
7. (漂母)一连十几天分饭给韩信吃,直到漂洗完毕为止。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三牛精神结合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鸡年元宵节上元节晚会主持词模板五篇
护理实习工作个人自查总结万能版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简介
孔雀东南飞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训俭示康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备课精编详案五篇
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的答案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附答案参考
七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最新
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必备资料
高二语文基本学习方法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总结
高二速成语文学习方法
超实用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