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阿林老师

《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

2、朗诵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领略了伟人毛泽东胸中生机勃勃的秋色,体验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充满自信的壮志豪情;又感受了诗人郭小川投身*建设的满腔激情;作为新世纪青年,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该如何充满自信,永葆青春呢?让我们学习朦胧诗人食指写于十年动乱中的代表作《相信未来》,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二、感知诵读体验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从导语到作者简介均紧紧扣住自信人生的主要教学目的,开宗明义,凸现培养学生的自信这一情感目标。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

a) 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相信未来》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蛛网 罔替 惘然 置若罔闻 魑魅魍魉

B.花圃 当铺 哺育 匍匐前进 铺张扬厉

C.瞳孔 潼关 胴体 憧憬未来 童年往事

D.凝露 露白 绿林 露一手 花露水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摇曳 游弋 曙光 不屈不饶 回光返照

B.睫毛 捷报 枯滕 客观公正 辛辣嘲讽

C.评定 订正 修定 老马识途 炉火纯青

D.剂量 脊梁 坚苦 卓尔不群 刻骨铭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B.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C.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D.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8月18日,在奥运会击剑赛场,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身影,被相机的慢速摄影技术拍下来。

B.中巴新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C.到2007年,我们将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地努力。

《相信未来》检测测试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 ) 凝( )露 瞳( )孔 摇曳( ) 曙( )光

轻蔑( ) 不屈不挠( ) 富饶( ) 绕( )口令 蛲( )虫

惆( )怅 倜( )傥( ) 脊( )椎

2.易错字形

笔竿( ) 署光( ) 枯滕( ) 脊粱( )不屈不饶(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灰烬:

(2)依偎:

(3)惆怅:

(4)不屈不挠:

二、文学常识

食指,原名 ,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代表作有 、

等。与 、 、 等同为“ 诗”的代表诗人。

三、课文内容

阅读《相信未来》一诗,完成下面题目

1.用象征手法表达残酷的现实,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