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山居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刘莉莉老师

《沙田山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品味本文优美、诗质的语言。

3.体会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分析文章的优美语言。

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的乡愁情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让学生读出韵味,欣赏、领悟文章精妙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

2.探究法:抛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研究,以挖掘文章深层思想。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沙田山居》预习作业:

(1)查阅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熟读《沙田山居》,扫除生字词障碍,摘抄文中的佳句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乡愁》导入。

二、文化、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曾入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学习。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在美国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大学任教四年。返台后,余光中先后在台湾各大学外文系任教。1953年,与覃子豪等组办“蓝星诗社”,主编《蓝星》诗刊。余光中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享誉海内外文学界,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称为自己创作的“四度空间”)成就卓著。

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浓郁的“乡愁”情绪。除了《乡愁》余光中还在其它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他热爱着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着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于1947年—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文章就是他“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

三、整体感知:

1.通过给各个自然段加小标题,感知全文内容。

明确:(1)概写山水(2)蓝海迷景(3)山中禅幽(4)山色变幻

(5)仙山烟云(6)风中秀色(7)悠长乡愁

2.理清线索:本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

3.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主要写了围着我的山和围着山的海。

四、探索研讨:

作者是怎样描写沙田山居的海和山?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想要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诵读鉴赏第二段:

1.从那些方面写海,写出了海的什么特点?

明确:晴午:千顷碧蓝

海:迷幻、浩淼、碧蓝 起风:千亩蓝田

夜深:赫然渔火

相 映

2.品味语言.:

(1)作者说:“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手法。把山当人写,山似乎有了人的七情六欲,把景物写活了,有自然亲切的感受。

(2)文中“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手法。形象的表明出海风吹佛写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

(3)文中“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黑的海面,排成一湾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金灿灿的金莲。”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手法。形象的再现了渔火围成的形状及颜色。

小结:本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海迷幻、浩淼、碧蓝的特点。时还奇丽的景象赫然与我们的眼前。

(二)诵读鉴赏第三段:

1.本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明确:山:寂静、禅幽、天籁

2.文中“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是虫,是松风

代山答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手法。生动的表现了山景的幽美和作者对幽美山景的热爱。

3.文中“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这一句作者为什么将山比作高僧?

明确:因为“我成了山人”,远离了俗世的纷扰,所以我眼里的山也就像看透世间变化的高僧一样,只静观而不语,有一种超然的神韵,又有一种与我两相知的默契。

五、深入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乡愁。

1. 作者既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山居环境的优美,那么这是不是最令作者心动向往的?(不是)那么,最令作者心动向往的是什么呢?

明确: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

2.“人为的骚音”指什么?心动而神往“人为的骚音”说明了什么?

明确:“人为的骚音”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等隆隆的声音,声音杂乱,但发声的火车或来自大陆故乡或开往大陆故乡,对远离家乡的游子而言那声音是故乡的呼唤,因此作者说“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

3. 作者在文末说“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作者要下楼去干嘛?王粲是何许人也? 引用王粲的典故有何作用?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七哀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粲依荆州刘表,不为重用,偶登当阳县(在今湖北)城楼,作《登楼赋》,抒发他去国怀乡乱离飘零的惆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王粲登楼”四字在古代常用来代指思乡与不遇之情。

② 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做不得山人,忘不了尘世,割不断故国情。

4.读文末诗句回答:作者说“碧螺黛迤俪的边愁欲连环”“边愁”?作者愁什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湘云、楚烟、五千载、八万万。杜甫有这样的一句诗:“北望伤神坐北窗。”这里作者也北望伤神,想起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想起当时八万万的人民,进一步表露了那挥之不去的乡愁。

5.看全文在还有没有表现作者这种“乡愁”情感的语句?

明确:文章开头写道遥望“大陆的莽莽苍苍”,心念“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圆过两次了”。结尾照应开头,更加含蓄深沉的吐露了思乡的情怀。

六、总结扩展:

1.归纳总结: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海的明丽和山的优美,但“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作者的乡愁在本文是含蓄的,蕴藉在秀美的水光山色中,全文虽不见一个“愁”字,却多处有谈愁,点明了爱国思乡的赤子之心。

2.扩展阅读:《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阅读《赢在课堂》中“拓展阅读”部分《听听那冷雨》(节选),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散文特点及蕴涵其中的感情。

《沙田山居》说课稿

教材简介

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生活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大多通过片断的人、事、景、物来传达出作者的心声,反映他完整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精神。以作者的情感发展为结构线索,来统摄不同时空中的各种材料。它表面上行文海阔天空,实际上却有着一个潜藏着的情感内核,辐射着似乎零散杂乱的众多材料,并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纠结文中的是乡愁──愁几乎成了台湾作家永恒的主题,也许是因为那块岛太大,离开大陆时间又太久了,他们笔下的乡愁远非我们大陆的作家所能岂及,而这以余光中为最佳。本篇文章就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及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和含于其中的浓浓的乡愁及对祖国统一的渴盼。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属读本上的课文,作为教材的补充,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分析鉴赏抒情散文的方式方法,培养他们鉴赏现代文的能力,并从中得到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指导朗读,品味本文优美、诗质的语言。

3、 体会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特点及对课本的辅助作用,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朗读,理解优美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感情。考虑到本文主题的含蓄和学生年龄、阅历、思想的限制,我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从中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 说教法

传统语文教学仅把课文当作学习的对象,这是不恰当的。语文课应该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就应在这个“披文”上下功夫。新课程的改革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读,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我把构思和语言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主要使用的教法有:诵读法,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韵味,欣赏、领悟文章优美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语句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诗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采用以上教法的根据有两点:

1、抒情散文教学的特点——抒情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散文的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本诗特点:全文抒情气氛浓厚,含蓄蕴藉的感情极具典型性,适合鉴赏。

三、 说学法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经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这节课鉴赏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引导,因此重在点拨,辅之以简明的提问和必要的小结,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篇散文音美,形美,意美,也教会学生学习散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并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余光中先生在我的记忆中首先是作为诗人存在的,他的《乡愁》已经成了诗中精品。后来我又读到他的散文,他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然而这左手的写作却丝毫不逊色于诗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沙田山居》,来体会一下其散文的特色及其蕴含其中的感情。)

(二)、简介背景:有助于学生领会全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感情。

(三)、赏析构思:总体设计——漫漫千字的长文,内容充实,立意深刻,没有缜密的布局是不行的,赏析的关

键是抓重点,引导得法。赏析重点是文情,以简明的问题引导。

具体作法——

1、整体把握

由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生初读这篇文章时,一时难以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教者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问题一:作者面对自己所处的居所,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问题二: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全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散文行文洒脱的特点。)

2、 具体研习

先让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结合相关语言,交流各自对于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经过3分钟小组讨论后,教师将以下三个大问题按序抛出。

问题一: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

问题二: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三:文中有两句话,如下,各运用了什么手法?请请大家分析其表达效果。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由这三个问题进行导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以上研习,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轻易加以否定。另外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语句来表明自己的看法,避免架空分析。

<预期效果>:本部分虽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能够体会出本文语言的精巧所在。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随着背景音乐,自己轻声诵读。

3、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文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几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在最后的小结中,教师明确本文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特别强调比喻和用典手法的运用。

<预期效果>:学生各抒已见,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高潮,但因基础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表达得很透彻,但教师仍要以鼓励为主,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鉴赏中来,使其有所收获。

(四)、课堂训练

至此,课堂教学达于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反馈越及时越好。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划出文中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并请学生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几个片段。

(五)思路整理

文章首先交待自己山居的地理位置,及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感受(喜与忧)(第1节);其次总体概括书斋、海与山构成的优美的环境;再次作者分层次从不同角度概括出山居所在的山在声、霞、雾、风以及噪音中的景致;最后以诗句照应开头,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之情。

(六)总结扩展

1、教给方法:欣赏散文,首先必须把握语言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把握作者思路以及情感。

2、布置作业: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进一步体会他的散文特点及蕴含其中的感情。

《沙田山居》阅读练习

1.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答:(1) (2) (3)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6分)

答:

(1)

(2)

3.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答: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1)青绿(青翠、青碧) (2)神秘(深沉) (3)雄伟(巍然、磅礴、)(应从色彩、神态、形态三个方面回答。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

2.(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2分)(答“思乡之情”得1分)(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成了主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作用2分,理由2分)

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2分)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大山的静谧和“鸟鸣山更幽”的意境。(3分,修辞1分,静谧1分,意境1分)

4. B E(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