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

李盛老师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1

教材分析: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划出不懂的字、词语、句子,查阅工具书,讨论或请教老师解决。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2、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3、(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a.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c.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六、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②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4、[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六、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七、布置作业: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服的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八、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 我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 走小路 ↓启下

九、课后反思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理清本文结构,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体会并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

2.、体会、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

预习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课件微机,图片,有关表演的道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以课后“马克·吐温出版第一本书的故事”引出作者,认识作者。

2、课前热身:

教师启发学生:马克吐温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的力量何以让一位出版商成为19世纪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傻瓜?

简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画像):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小说和其他作品,如他写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的欢迎。他还创作了反映美国社会的小说,如《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等,鲁迅曾经称他为“幽默作家”。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位幽默大师的文章。 (这一部分可以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材料,课上介绍。)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师生互动(一)

学生小组内互动,师生全班内互动:

自学生字词,并针对自读中对课文不懂的地方相互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加以整理。提交全班共同读议,予以明确。

1)生字词(加点字):

煞费苦心 滑稽 猝不及防 撰文 俗不可耐 言简意赅 戏谑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趾高气扬 诽谤 涉水过河

2)新词语(课下注解有的除外):

粗糙 花花公子 琐闻 苛责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的自学情况后,组织学生就文章中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进行全班讨论,全班群策群力帮助解答,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去。

3、师生互动(二):“叔父离家外出了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上几件事情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归纳整理。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最后明确:

共做了三件事情: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影响是:作者办的周报引起了轰动,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作者初步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第一、三件事情详写,第二件事情略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投影,将课文层次结构明确展示: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第一层(1-3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第二层(4段)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第三层(5段)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学习效果检测(出示投影):

1、给加点汉字注拼音:

A.涉水 B.粗糙 C.猝不及防 D.乳臭未干 E.趾高气扬 F言简意赅

2、解释下列词语:

A.煞费苦心: B.猝不及防: C.趾高气扬: D.言简意赅: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差( ) 臭( ) 恶( ) 缝( )

( ) ( ) ( ) ( )

4、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这是他开的小玩笑”中“这”指代的内容?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向课外延伸,教育学生应该礼貌待人。

指名学生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和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先指名学生起来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课外延伸:对于马克·吐温的讽刺风格你如何看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每件事都能用这种手法加以讽刺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教育学生:文学手法是可以借鉴在写作中的,但并非可以到处适用,为人处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人,因人因事而异。

六、作业。

1、课堂检测

2、基础训练积累部分

【板书设计】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第一部分(1—5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三件事: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简述作者做的三件事?

学生集体回忆作者做了哪三件事。

二、学生谈个人感受。

教 师引导: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欢他的哪一点?(要求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发表看法,体现学生的个性。)

自由交谈、体现个性,回答老师的提问。

三、整体感知课文的素材详略编排:

1、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细读课文。

2、学生细读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素材的详略编排。

3、教师提问:在“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我”共做了三件事。作者对这三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明确:详写了希金斯投河的报道,详写了如何讽刺了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对这两个事件作者均写明了报道的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对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作者一笔带过。由此看,本文叙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清晰具体,在详略的安排上很得当,这些都值得我们以后写作时参考。

四、课文情节模拟表演。

师生共同欣赏文中详写的这两个事件。

学生分两组,分别派代表模拟表演,展示这两个事件的经过。

五、品味课文的语言。

教师:我们熟悉了本文,并且欣赏了刚才的表演,我们有了更强烈的感受,马克·吐温的作品让人捧腹,让人深思,这得益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出一二例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如详写了第一件事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拟的标题以及注解。

教师点拨:马克·吐温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来源于他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爱,来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鲁迅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六、课文精彩片段阅读训练:

阅读课文以下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A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B那时,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C 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D我的叔父让我也在他的报社干点事。”

1、“的确,我也为此感到十分骄傲”一句是从原文抽出来的,它应该在( )处。

2、这句话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3、此处“骄傲”的意思是( )

(1、C 2、在报上发表习作,而且引起轰动。 3、自豪。)

七、本课总结,联接生活,教育学生。

学生总结本文的内容以及语言风格。少年时代人最富有创造性,同学们要在生活、学习中善于把握机会。

八、作业。

1、日记练笔:读完课文,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欢他哪一点?据此写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课下搜集一则幽默或讽刺的故事,课下讲给同学们听。

3、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见闻,试办一期16开大小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详)

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略)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详)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

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同能力目标)

教学方法:

点拨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自由回答)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板题:童年絮味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散读课文。(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讲明理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

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

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

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

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四、重难点探究:

(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

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2、 明确:

(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深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

1、本文语调诙谐,真切地写出了童年心情,充满童趣,请从文中找出来。

2、结合课本38页练习分析。

五、思路拓展: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

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他今后有何影响?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点拨: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一、玩耍的乐趣

二、自豪的往事

三、可爱的玩伴

四、四季的感受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感悟母爱,赞美母爱,从而打开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清丽,理解母亲的感情是教学的重点,毕竟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对于这一点,可作为教学重点来讲解。

教学难点

初一学生对生活、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因而在本文教学中,阅读不会有大的语言障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态度,教给学生认识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从而正确理解本文中的“梦”到底是什么。此处可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1.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和交流。

2.运用“读—悟—赏”语文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预习要求

1.母爱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查找有关母爱的文章、诗词佳句。

2.回味母亲为自己正在做或是已做过的事情,揣摩母亲的心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母爱话题导入: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2.检测预习(历代文人母爱诗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要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时,已田园寥落,物是人非。凄苦忧愁,睹物伤怀,他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令人慷慨动容,流下千秋之泪。

东汉末年,蔡文姬被乱兵掳至匈奴,作别家国,万里投荒。在被汉使赎回时,母子诀别,含悲饮泪,亲朋相送,凄凉感伤。她在所作《悲愤诗》中写道:“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凄怨哀伤,声节悲凉,读之使人落泪。唐人曾以此为题,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诉,欲歌欲哭,一种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于曲调之间。

二、作者简介(创设情境)

欣赏作者林清玄的肖像图片,一方面引出温文尔雅的林清玄自信坚强的一面及其烈的个性、远大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引出其创作风格,以此为本文教学作铺垫。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17岁开始发表作品,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年开始)。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本人长得没有文章漂亮。他头一次在大陆与读者见面时,林清玄自我介绍说:“想生在盛唐,成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为台湾八小家;想长到一米八,不料只长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发’;想长得像陈晓东,但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达摩或十八罗汉;我儿子说,爸爸,你快成伟人了,因为《世界伟人传》上的伟人大多是秃头。”

三、整体感知——“读”

1.教师提示:采用自由读、抽查读、推荐读等形式,走进作品中,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与作者产生共鸣,自己受到感动。

2.学生进行交流,口述故事情节,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教师给予肯定鼓励,达成共识。

3.读完后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写了哪些“我”与母亲的事情?请用语言概括出来。

(2)你认为文中所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怎样理解“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这句话?

(这一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奠定基础。)

四、自主感悟——“悟”

1.四人一组合作研讨,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2.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学生没能提出,教师可加以补充。)

问题大致是:

1.不同的人,人生的态度也不同。阿土和阿呆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提示: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悟母亲讲的故事。“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正是这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像“阿土”和“阿呆”这样的人物,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正是引导学生要有“梦”,更要坚持。

2.课文标题为“在梦的远方”,那“在梦的远方”到底指什么?

(此环节可以讨论,并允许不同意见共存,但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来思考)

五、赏析比较——“赏”(视情况而定)

1.你的“梦的远方”是什么?

2.观察写作:让学生观察(回味)母亲为自己正在做的或者是做过的事情,揣摩母亲的心理,写出母亲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等,打开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

3.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请同学们设想自己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4.比较阅读。

(1)《梦的远方》习作

(2)欣赏歌曲《母亲》(阎维文演唱)

六、总结归纳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请珍爱这份情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满怀信心地去描绘人生绚丽的图画。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5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播放歌曲《我住长江头……》,引入本词

二、 以朗读指导带动理解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

缠绵的相思之情

2、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

女性:君 只愿……不负……

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身份既可以统一,也可以是可以分离的。

3、结合女主人公的情感,说说朗读这首词时的语速如何处理?

语调轻柔绵长,体现主人公相隔遥远以及情感的绵长

4、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女主人公的心理,需要重读?

日日 共 几时 何时 只愿 定

5、标注声调的起伏变化,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曲折绵长的音韵美,感受女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6、圈出这首词的韵脚,朗读这首词,体会其中的复叠回环的音乐美。

三、 理解“寄情于景”的写法

1、古代诗歌作品中的景物是需要反复想象、体会的。这首词中虽然只出现了“长江”,但却是反复吟咏的对象,思考:在这首词中,长江起到什么作用?

抒情线索

阻碍的象征

情感的寄托

爱情的见证

……

2、寄情于景:古人往往以某一寄托相思的景物,来委婉的表现相思之情。

所选景物切当并且含蕴复杂,往往更耐人品读。

3、抗战中这首词曲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