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名字+事迹)

张东东老师

长春历史上的名人有马占山、于凤至、宋小濂、刘英俊、徐鼐霖、秋世显、李玉琴、王清正等。

一、长春历史上的名人

马占山:

马占山,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早年任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2年2月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重创日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6月返回上海。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于凤至:

于凤至,字翔舟,富商于文斗之女,出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为张学良的原配妻子。1915年和张学良结为伉俪。1936年“西安事变”后陪伴张学良。1940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同年赴美求医,病好后在华尔街股市拼杀。1990年3月20日午夜12时半,在美国洛杉矶市好莱坞山顶上一座雅致的豪宅里,因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93岁。

宋小濂:

宋小濂 ,字友梅,吉林省长春市双阳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善书,被誉为“吉林三杰”之一。民国三年曾出任黑龙江都督兼民政长;在抗击沙俄,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做出了贡献。

徐鼐霖:

徐鼐霖,原名立坤,字静宜,又字敬芹,号憩园,晚号退思,1865年11月11日日生于永吉州尚礼镇二道沟(今属长春市九台区)。自幼勤奋好学,学业优异,秉承父训,志在“治国平天下”。应试,取附贡生。不久与成多禄同到崇文书院,受业于著名学者顾肇熙。此后宋小濂也来此学习,三人遂成同窗好友。

民国八年(1919年)任吉林省长,他精诗文、善书法,文化艺术成就很高,被誊为“吉林三杰”之一;东北沦陷后,坚持不与伪政权合作,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刘英俊:

刘英俊,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生,吉林长春人,生前系原沈阳军区某师重炮连战士。1962年入伍后,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决心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1966年3月15日,他到佳木斯市郊外执行训练任务时,不顾个人危险,勇拦惊马救下6名儿童,壮烈牺牲,被追记一等功,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原总政治部发出向刘英俊学习的号召,刘英俊原住址所在地被命名为“英俊社区”。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秋世显:

秋世显,1914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在北平读书期间,年仅18岁的秋世显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3月,秋世显被派到大连国际情报组担任领导工作。他来大连后,与工人一起生活,在工人中秘密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发展10余人加入国际情报组,开展了对日本军用物资的放火破坏工作。1937年5月,秋世显指挥烧毁了日本满铁码头仓库。1938年6月1日,他与邹立升配合指挥,对码头128、126、130号仓库放火,烧毁了敌人大量军用物资。其中130仓库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震动整个大连。此后,他又化装去天津、青岛等地指挥放火工作。1940年6月间,由于叛徒出卖,秋世显被捕。

在大连岭前监狱,敌人用尽灭绝人性的酷刑,夹断了他的十指,烧烂了他的面孔,灌烂了他的胃肠,他却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李玉琴:

李玉琴,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1957年5月与溥仪离婚,次年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黄毓庚结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周建华:

周建华,出生于1913年吉林长春市双阳区。少年立志投身革命事业,并参与带领多次作战。1937年冬,于反“讨伐”作战中牺牲。时年24岁,牺牲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3师政治委员。

高亨:

高亨,初名仙翘,字晋生,吉林双阳人,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教授等。作品有《诗经选注》《诗经今注》《楚辞选》《上古神话》《文字形义学概论》《古字通辞典》等著作和论文。

王清正:

王清正,1901年1月15日生,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人,毕业于北平大学。他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王清正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廉洁奉公。虽曾身居高位要职,但常常身着布衣,脚穿布鞋,以俭为荣。他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成多禄:

成多禄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人,原名恩龄,字竹山,号澹堪,著名书法家。他精诗文、功书法、诗词、文稿,墨迹遍及东北三省,驰名全国,被誉为“吉林三杰”之一。民国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届参议院议员,民国教育部审核处处长,且为官清廉,被群众誉为“清廉太守”。

二、长春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长春市地处东北边陲。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肃慎族生活过的地方。汉至西晋为夫余国属地。唐代中后期,属渤海扶余府。辽属东京道黄龙府。金归上京路隆安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在长春设立其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清代设治前,属蒙古郭罗尔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的封地。

  清初,朝廷对东北一直实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后,大面积土地被开发,人口剧增,嘉庆五年(1800)清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2000年1月17日中共长春市常委会讨论通过《纪念长春建城200周年活动总体方案》,确定1800年7月8日为长春建城纪念日,道光五年(1825年),长治所北移宽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修筑木板城垣。光绪十四年(1888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1913年3月,长春府改称长春县,置县公署。1925年设长春市政公所,1929年9月,市政公所和长春开埠局合并,并改称长春市政筹备处,筹建长春市。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伪满洲国宣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垮台。12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随军入城。长春市改为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长春市改为吉林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到长春,长春市成为吉林省会城市。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指示,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县、九台县、德惠县、农安县和榆树县划归长春市管辖,长春实施市管县体制。

  “文革”期间,1968年3月6日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8月31日,民政部以民行批[1998]18号文批复撤消九台县,设立九台市(县级);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并赋予相当副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县级)。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长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国务院同意,长春市成为副省级城市。

三、长春人口民族情况

截至2020年11月11日,长春常住人口为9066906人

长春有5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2.8万。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6个民族乡镇,分别为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九台区胡家回族乡、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有4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有长春市朝鲜族老年协会等7个市级少数民族社团;有皓月集团、老韩头等7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市级朝鲜族群众艺术馆1所;乡级少数民族文化站4所;民族中小学12所;民族医院1所,民族乡医院4所 。

2021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8.72万人,增加2.0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3.76万人,四县(市)人口324.9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4.8‰,死亡率6.2‰,自然增长率-1.5‰。城镇化率66.8%。

长春财经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有哪

长春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有

长春工程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有哪

长春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