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教学关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兴
同学们,在唐代的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几乎一生都在流浪,成都的一个草堂成为他短暂安定生活的见证;他几乎终生都在痛苦,沉郁顿挫成为他诗歌风格的最权威的概括。一场战争撕碎了他的心,带给他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多种疾病毁灭了他的躯体,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小舟上。他,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要领悟这首诗歌的意境,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一般方法。读这首诗,我们能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能听到诗人无奈的叹息,更能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二、放录音,请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
1、我们要领悟意境,首先要进入境。这境,就是诗人在诗中创造的生活图景。首先包括了景,请大家回答: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声;渚(水中小洲),沙,鸟;落木(秋天树木落叶),长江。
景物如何?
明确:
急:呼啸的秋风(有速度)。
高:天空辽阔(有立体感)。
哀:如哭似嚎(有感情)。
萧萧:落叶声(有声音)。
2、请大家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请两位同学描述。)
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画面: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3、这是境中的景,除了景,境中还有诗人的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人的形象。
诗人很老了(百年),衰老多病,常年客居他乡(作客),志向得不到伸展(潦倒),他叹息着国运和自身的命运(艰难),以至于白发增多(繁霜鬓)。
请大家当一回导演,把诗人在秋风中登高的动作设计出来,按小组讨论两分钟,请各组推出一个代表。
(抽查两个组,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诗人少有壮志,19岁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现在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顶着秋风,他在诗篇中向我们走来:拄着拐杖,他颤微微走在那秋风呼啸的山路上,狂风吹乱了他花白的头发,枯叶飞舞着掠过他的衣襟,他一路咳嗽着,走走停停。风好大呀,他抬起头,挣扎着登上了崖顶。然而,读读他的诗篇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个垂危的老人,将不久于人世,他关心的却不是自己。诗人的目光越过了千山万水,胸襟是如此的开阔,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
4、现在我们来谈“意”,也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的情,请大家用诗篇中的词来概括诗人的感情。
明确:悲,恨。
5、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杜甫,现在,你就站在那高高的悬崖之上,眼前,风在拼命的刮,鸟在拼命的挣扎,落叶纷纷下,长江滚滚流;耳畔,风声卷集着涛声,涛声夹杂着猿鸣,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学生答:
“一叶而知秋”,何况落叶已萧萧而下;“问君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象流水象落叶那么密集。
落叶让人想到生命的短暂,自己壮志难酬,心生感慨。
师:
这同学答的多好啊,看到落叶与流水,就想到时光一去不返,感慨自己壮志难酬。落叶归根,百川归海,而自己却年老漂零在外。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理解:岸上枯叶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们分明已听到了落叶的呻吟,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那里是在写季节,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中国大地十几年,在这场大风中,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纷纷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⑴ 揣摩语言;
⑵ 联想想象;
⑶ 联系生平。
读这一首诗,我们要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我们要听到诗人沉重的叹息,我们更要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齐声朗诵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境 长江
作客 多病 │ 艰难 潦倒
意
↙ ↘
悲 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复杂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有哪些?分别有些什么习俗?(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渐缩小到重阳节)大家知道重阳节,古人有什么活动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 知人论世话形象
1.印象杜甫
提问 你眼中的杜甫是个怎样的人?(首先让课堂动起来)
结合高考题型中,关于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情圣杜甫》。
思考: 诗圣?情圣?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杜甫一生,多灾多难他身逢战乱,颠沛流离,尤其是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时为止,是他长达11年的西南漂泊时期,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他就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2.诵读全诗,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 这首诗我们读过以后,情感基调该怎样把握呢?
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三、 缘景明情析手法
思考 如果我们刚才已经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那么情字何依?情景交融,融在何处?
链接:诗歌鉴赏中分析意境题型的答题步骤。
赏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对首联和颔联的解读以及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
四、 移情入境悟诗情
1.提问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诗人如此的“悲”(哀)呢?诗中哪些地方集中写了诗人的内心和现状?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赏析颈联和尾联。
2.讨论:课后练习罗大经对颈联的解读 (重点扣住“常”“独”字眼来咀嚼)。
五、 吟咏诗句赏韵律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全诗四联均用对仗,而且首联中一句话还自相对偶,结构上井然有序。
2.体会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提示 沉郁,不是压抑、郁闷,而是内容上的厚重,顿挫,是指韵律。
六、 课堂小结
听一段曲,读一首诗,看一个人,都需要用心!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才会擦出共鸣的火花!今天,我们用心地运用多种方法,去触碰了千年以前的那颗滚烫的心灵,带给我们无穷的沉思与强烈的震撼!
七、 布置练习
比较阅读《望岳》和《登高》的情感异同。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葡萄沟最新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十五篇)
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范文
葡萄沟最新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十五篇)
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范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习作教学设计范文
分数的认识分一分教学设计
课文咏柳教学设计
劝说教学设计范文
小数乘小数的验算教学设计
一年级看菊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