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荠菜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王明刚老师

《挖荠菜》教案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解决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体悟“我”对荠菜的特殊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重要语句,学习铺垫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评价任务:

1.动情朗读,把对课文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体会“我”的遭遇和情感。

3.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我”挖荠菜时的心情。

4.通过引导和讨论,探讨文章的主旨。

5.对比阅读,加深对本课及《项链》的理解。

《挖荠菜》同步练习

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

2.选词填空

①A.绽 B.淀 C.锭

_______开的花 一袋_________粉 一块金____________

②A.馋 B.谗

_______丫头 进_________言 嘴____________了

北师大版《挖荠菜》阅读练习

(一)大年初一没下雪

去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间静下来。时间还早,我买了份报纸,走向车厢。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书,不久就开车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个小女孩,对着车票仔细核对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又干又细的手。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脑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

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着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书。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忙摆着手,说不吃,不吃。我看见那个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大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大家喝个痛快。

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嗯……不, ”

“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男人主动收拾桌上的碎骨。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人的说像盐……”“你给我说说吧,说说吧。”

说着话,我想去洗手间。路过洗手池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哭泣。我听到压抑的哭泣声。

【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母亲在她4岁时去世了,9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到今天已经拖了四年,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最后一个春节了。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有见到过雪。她生病前读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济南的冬天》,在她脑海中不断地想像着真正的冬天的模样。她想翻过家乡的这座大山,看看山那边下雪是什么模样。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回程的车回,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在车上吃饭了。临走前,他们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有一场大雪。】

我无法想像在这样一张黄灰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

我拿了三百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他们送我上了从杭州回新安江的中巴,在车旁拼命摇着手。

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一天无雪。

一夜无雪。

初三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窗玻璃上响起了淅淅的声音。

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1.“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脑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你是如何理解句中作者设喻的用意的?

2.“我”对父女两人的情感变化,可以通过以下语句体味,请针对文句概括。

①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②“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③我无法想像在这样一张黄灰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④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     →     →

3.结合文章内容,试用“与其说……不如说……”说说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与其说小女孩向往着看雪,不如说她向往 。

②与其说“我”为 而遗憾,不如说我为慈爱的父亲、纯真的女孩未能达成愿望而遗憾。

4.文中两次写我为小女孩讲雪,请抓住关键词语,比较这两个情节。

5.文中【】内的文字是插叙,其目的主要是向读者交待什么?请加以概括。

6.当我问:“你们回家过年?”,小女孩父亲回答的话语有一句空白,以下有两种选择,你选哪一种?

①小孩子没看过雪,带她去看雪。

②小孩子没坐过火车,带她坐火车。

你选择 ,理由 。

(二)挂在墙上的童年

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巳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中二年级,教师家访便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斗争年级,关系到将来升学,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和妻子当然坚决照办,可学期完结,成效甚微。我很生气,也十分着急,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上85分。在我的责令下,孩子噙着泪水订出了学习计划。

除夕,我和妻忙着准备过年,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忽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擎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一见之下,我气往上冲,抢步上前,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半是惊吓,半是疼惜自己的风筝,“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妻心软了,赶忙夺下风筝,连连哄拍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拭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以后,他竟没再看风筝一眼,也没提起放风筝的事。我很欣赏孩子的自制力,妻也向我夸孩子有志气。

从此,我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一天,照惯例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师画上的道道红勾,我喜不自胜,连忙递给妻看。我俩对视一眼,会心地笑了,感到无限欣慰。看完数理化作业,再拿起作文本。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妻见我大惊小怪,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凑过来一起看。随着视线的扫描,看着看着,我的心渐渐抽紧。倏地,一滴热乎手的东西滴落在我的手上;妻哭了,从她的泪眼里,我分明觉察到几丝怨艾和谴责。

孩子在作文中记述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能理解做父母的一片善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我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式的叹惜:“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此时我不由眼前叠印出孩子苍白瘦削的面容失神困倦的眼睛。他的早熟分明留下了被摧折的印痕!在此之前,我怎么一点也未察觉呢?无限愧悔,百感交集,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得,眼下,孩子买到了风筝却又不能放!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更使我不安的是,这之后,无论我暗示或直接动员孩子他都不愿放风筝。他的兴趣似乎完全变了,变为全身心倾注在对前途的拼搏和追求上。他成熟了?还是成熟得太早了?

“难道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做父亲的吗?”在深深愧悔中,我试图从情感的网罗解脱出来,但愈是挣扎,愈感惶惑。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么?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了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到了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地望着蓝天的风筝……

7.怎样理解题目——挂在墙上的童年?

8.第③自然节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是指 。

9.“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么?”“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10.对“我的中年又被挂到了什么地方呢”?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为了事业而迷失了自我,感到惆怅

B.中年人的经历很复杂,“我”在困惑

C.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我”感到迷惘

D.为自己剥夺了孩子纯真的天性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11.是什么使“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悔?

12.文中所说的“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这“错位和失调”该怎样理解?用文中原句回答。

13.读了本文你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产生怎样的反思?

(参考答案:1.把小姑娘的眼睛比喻成“灰烬里的火星”,“灰烬”暗示小姑娘的生命即将凋谢,“火星”象征小姑娘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 2.依次可填:略有轻视,有点吃惊,内心震撼,深深挂念。 3.①生命的美好;②正月初一未下雪 4.从“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等词语可以看出第一次“我”是带着一种逗趣的心态在为小女孩随意地讲雪;从“走到座位旁”“耐心的”等词语可以看出第二次“我”是带着一颗真挚的爱心在为小女孩认真地讲雪。 5.①交待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②交待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或交待父女二人乘车到杭州的目的)。 6.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选第一种,理由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是个质朴的人,会如实回答。选第二种,理由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细心的人,如果如实回答恐会触痛生病的女儿。 7、风筝象征童年,本来应在空中飞翔的风筝挂在了墙上你表着本来应自由欢快的童年被人为地束缚,压抑。 8.买风筝打算去放。 9.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剥夺他们自由欢快的童年。 10.D 11.孩子的作文。 12.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不能放。 13.现行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孩子自由玩耍的天性,素质教育,减负应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