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的教学设计

孙小飞老师

《认识线段》的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个森林运动会,好吗?瞧,小羊、小兔、小熊正在比赛立定跳远呢?请你们来做小裁判,看谁跳得最远,谁跳得最近?(课件显示3个动物跳远的图片)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小羊跳起落地,逐渐留下一条线段,接着小兔、小熊跳,分别留下2条线段。

  2、课件显示:从起点开始,每个小动物跳一下,就出现一条线(依次闪动3条线段)

  3、揭题:这些线可大有学问了,在数学上有个专用的名字叫“线段”,大家愿意去研究它吗?(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动画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线段的注意,激起他们对新知学习的向往,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声有色的课件演示也为下面学生对线段特征的感知埋下伏笔。】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今天毛线宝宝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呢,你们开不开心?

  (一)感受线段的“直”

  1、引导学生想办法把一根弯曲的毛线变直。

  毛线宝宝给大家带来了一根线,看一看,它是线段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将它变成一条线段吗?动手试一试。

  2、观察思考:线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呢?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

  3、课件演示:一段毛线上一点到另一点从弯曲到直的变化过程。

  4、明确两手之间的这部分形状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5、组织比较:这样拉出来的线和原来的那个线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与概括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线段的特征。通过“看、猜、拉、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到了新知。】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导思:用一只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得出:必须两只手捏住,暗示两个端点)

  2、指出: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3、板书:端点

  4、交流展示学生自创的端点画法。

  【设计意图:两个端点对学生建立线段的表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因此这个设计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端点的'表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表象,而且学生在“再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能够成功的乐趣。】

  (三)介绍图形

  1、课件演示:隐去两只手,出现两个小竖线(或小圆点),让学生记住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2、建立表象:请大家用眼睛为线段拍张照片,把它们的样子记在心里。(教师同时描述线段的特征

  提问:以后如果碰到这样的图形,你能一眼认出是线段吗?毛线宝宝带来了一些图形,请你认一认。

  3、图形判断(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四)实物感知,强化特征

  1、介绍:生活中,在很多物体的身上都隐藏着线段。如老师手中的这把尺,它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除了这条边还有吗?直尺的一个面上有多少条线段?

  2、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数学书,它的身上也有线段,你会找吗?

  3、再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4、小结: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线段。

  【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数学知识需要及时的回归生活,这以环节的设计不但再次巩固了新知而且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五)图形感知,抽象特征

  1、学习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⑴ 课件出示一条线段。你们猜,用线段可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呢?

  ⑵ 毛线宝宝也围成了一些图形,想请大家数一数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⑶ 集体交流:每个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⑷ 想一想:六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八边形呢?十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发现: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变式图形中找线段。

  过渡:从一些物体或图形身上,我们能找出许多线段。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些线段?

  三、动手创作线段

  1、折一折,引导学生在长方形纸片上创造出线段。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问:这张长方形身上藏着几条线段?下面老师用一张长方形纸来给大家再变出一条线段,想不想看?(教师将纸对折后讲述: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

  (2)你们想折吗?请你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

  (3)还想折吗?请你折出比这条线段短的折痕。

  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

  过度:这些线段,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呢?

  2、画一画,用尺子画线段。

  (1)学生试画线段。

  ① 选择一份作业展示,提问:他画得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② 对照要求检查一下自己所画的线段。

  ③ 介绍3种顺序不同的画法:点线点法、线点点法、点点线法。

  ④ 想一想: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个醒。

  (2)毛线宝宝也想画条线段,可是忘记带直尺了,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工具能画出线段呢?为什么可以用这些东西来画?

  小结:借助物体直直的边都可以画出线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再次注重了学生对线段的操作体验,以促进学生对线段表象的进一步形成。通过线段的画法来引发学生对线段的注意,学生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连一连

  ① “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尝试以给出的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提问: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②“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③“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尝试画线段。及时渗透:像这样有序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④拓展:若给你5个点、6个点呢?你会连吗?其中是不是还存在一定的规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进行了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特征的认识,而且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

  四、总结线段特征

  1、线段的自我介绍。

  2、欣赏“生活中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