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把盐藏起来》是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实验。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的单元,本节课用“小红军巧带盐”的故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猜想并深入研究,为下节课“水落盐出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溶解的概念。
2、 对食盐溶解的快慢提出猜想与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知道加热、搅拌、碾碎三种方法可以使盐溶解得快一些。
能力目标:
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应用”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情感目标:
培养敢于和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科学态度。
法制目标:
通过战争年代与现实生活水平做比较,使生能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知在生活中应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盐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盐、搅拌棒、冷水、热水、烧杯、钥匙、蒸发皿(盛盐用)、量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影片引入
1、观看电影《小红军巧带盐》片段。
师:提出问题,小红军完成了什么任务?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口述故事情节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教师准备电影片段,学生进行精彩的观看,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电影片段造成的悬念,有助于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学习新知、开始实验。
1、研究盐能否藏在水中
师:提出问题,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
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师:巡视。
生:汇报猜想及实验方法。
师:发放实验器材。
生:开始实验。
师: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生:口述实验现象。
师:引导生知溶解的概念并板书。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主交流设计实验方法,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合作的好伙伴。
2、探究加快盐溶解的方法
师:小红军真聪明,用溶解的知识把盐成功的带到山上。可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 ,稍微慢一点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那小红军是怎样将块状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生:各组交流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师:巡视。
生:汇报。
(1)、把食盐放在水里搅一搅会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相同的盐同时放入相同的冷水中,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2)、把食盐放在热水中会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相同的盐同时放入相同数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同时搅拌。
(3)、把食盐碾碎后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两块大小相同的块状盐一块碾碎,另一块不碾碎,同时放在相同的水中搅拌。
师:点评实验方法并发放各组所需的器材。
生:开始实验。
师: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实验结论。
生: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引导生小结盐快速溶解的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
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法,说出实验现象,只要学生动手参与、仔细观察并动脑思考了,就一定有收获。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活动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三、知识拓展
1、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怎样使块状的盐快速溶解?
生:交流后回答。
师:评价并补充。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可以加快他们的溶解?
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师:评价。
设计意图: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师及时把科学与生活进行联系,不但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也使溶解的知识更加实用,能为生活服务。
四、渗透法制教育:
师:课的一开始我们观看了小红军巧带盐上山的过程,那时他们在战场上打仗。盐吃不上,饭也吃不抱,生活怎样?
生回答:非常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
生回答:非常好。
师:可没有他们的艰苦战斗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没这么美好。在生活中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使学生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力争做到不浪费,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五、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2、加快食盐的溶解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三种方法。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否把溶解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4、我们从小要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力争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食盐、烧杯、搅拌棒、凉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充满挑战与刺激的闯关游戏大家喜欢玩吗?(喜欢)。想不想参加呢?(想)。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科学大闯关》,好吗?(好)。好,大家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准备好了)。
第一关(放幻灯):看谁懂得多。老师引导: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它是可以吃的,谁想来尝一尝?尝完了要给大家说一说它的味道怎么样,你认为它是什么?有人愿意来试试吗?(同学品尝并发言)。好,再来找第二个人尝一下,第三个人再尝一次……看来这些同学一致认为这是盐。那好,下面让大家来观察一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到底是不是盐。每小组派一名同学来老师这领一份样品。学生观察2分钟后: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观察后觉得这是不是盐,它有哪些特点?你对它又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呢?(学生发言)。好,大家都说的很好,老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功。
老师给大家增添一些关于盐的小知识作为奖励(放幻灯):粗盐和细盐。粗盐是为经过任何加工的由海水直接晾晒过后形成的结晶,含有一些杂质;细盐便是有粗盐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小颗粒结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用盐。
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放幻灯):智力猜猜猜。首先来看一段与盐有关的小故事:小红军巧带盐。阅读,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下面,请大家来说说,小红军到底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举手发言)。看来大家一致认为,小红军把盐放到了水里,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对不对?接下来我们就亲自动手做一做。下面请先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有哪些(放幻灯)。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验要求(放幻灯)。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实验材料验证一下盐是否真的能消失在水里。好,实验开始。
2、实验揭秘
小组内实验。老师提示:好,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说说看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是怎么操作的,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汇报)。
老师总结:对,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盐真的能化在水中,放到水中的盐慢慢的就消失了,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幻灯片: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叫溶解)。
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这里用了一个双引号“”,那谁能说说看这里的消失为什么要加上“”呢?(学生发言)。老师评论:对了这里的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不见了,而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了,其实是它溶解到了水里。好,同学们,看来这第二关我们都猜对了,老师宣布,第二关成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三关:比比谁最快!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同学们,刚才的故事当中,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让敌人看不到盐,但当时一定时间紧迫,处境非常危急,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看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以免耽搁时间被敌人发现?(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总结: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老师这里给大家进行了一下总结,要帮助小红军快速把盐溶解到水里,有这些方法,我们来看大屏幕(幻灯片:1、用玻璃棒搅拌2、把盐放入热水3、把盐研碎),这些方法到底管用不管用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每个小组任选其中一种方法来验证。学生实验并总结汇报。
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而且都帮助小红军快速的把盐溶解到了水里,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三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四关,也是最后一关,看谁想得多!
4、联系实际学科学
同学们,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评价)。第四关闯关成功!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到了山上,该怎样把盐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闪闪的红星》中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请大家分组讨论,选出我们的最佳方案(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说出理由)……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盐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呢?(生交流)
请各组组长来材料超市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
2、实验揭秘。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对,盐真的能化在水中,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板书:溶解)同学们,你们太棒了。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想法非常好,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大家真了不起,设计好了自己的实验,老师很佩服你们!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1)、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分工合作。
(3)、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
4、汇报交流。
谁能根据以上小组的汇报,对加快食盐溶解的条件总结一下?
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太棒了,下面让我们看谁想得多!
5、联系实际学科学。
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加快溶解?……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盐该怎样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一个故事“小红军巧带盐”而引出教学内容的。这个故事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猜想并深入拓展的教学内涵。
首先,小红军急中生智,到农民家里把盐倒在锅里,然后怎么办?要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在锅里加很多水把盐藏在水中,这就是溶解;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在锅里加适量的水,使盐最大限度的藏在水中,这就是饱和溶液,因为只有制成饱和溶液,才能在水中藏最多的盐。
其次,通过封锁线时,敌人没搜查出什么东西,就放他过去了,小红军是怎样把盐带上山顺利完成了任务的?也要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把棉衣浸在锅里的盐水中。让盐水完全渗透到棉衣里,然后把棉衣穿在外面通过敌人封锁线;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把棉衣穿在里面通过敌人封锁线。
猜想之后,再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帮小红军选择藏盐的正确方法。
《把盐藏起来》一课的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假设——验证——总结——应用”的活动过程,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步步推进,提高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识字 7 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2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识字 7 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2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范文
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折纸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