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德的本义,借助海德格尔的“存有场”的概念加深对“德”的内涵的理解。
2、在理解阐释德的内指与外指的过程中解决文言字词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从德的内指和外指两个方面理解“为政以德”。
【教学方法】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探究孔子学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德的本义——心正为德
(一) 德的本义探究
1、 甲骨文(板书):左边是“彳”,右边是一只眼睛加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行动正直,目不斜视,就是德。
2、 金文(板书):“目”下加“心”,是说目正、心正才是德。
3、 小篆(板书):右上改为直,直心为德。
(二)重点语句探讨:“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重点字词补充:“为”意为治理;“以”意为用。“为政以德”是“以德为政”的倒装。“德”,此处也可解释成有德之人。
2、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对德的本义的解释,以及孔子开篇的第一句话,你认为“德”的根本是什么?
[解析]德的根本是“心正”,即直下明心,一切皆由心生。
比如《品质》中的鞋匠格斯拉,以制鞋为乐,甚至在工作的劳苦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和喜悦,他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就像一个婴孩,面对鲜活的生命,你能不产生怜惜之情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父母,呵护、疼爱,期待着他长大、成才。这种情感像流淌的清泉一般,是自然流露的,没有丝毫的矫饰。然而,后世的当政者却将“德”高高挂起,作为一种政治资本来炫耀、挥霍,那些所谓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内心却肮脏不堪,这完全违背了孔子的初衷。
孔子将“为政以德”的当政者比作岿然不动的星辰,星辰能发光,这种光就是德行之光,百姓受到德行之光的感召,自然会归顺。
二、德的内涵——内指与外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存有场”。举一个非常简单却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例子,一个刚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映的孩子,当你叫他的名字让他去做某事时他会马上去做,但当你问他某某人(即是这个孩子的名字)是谁时,他却不知所措,可能指向你或者其他什么人。但在几个月之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他会毫不忧郁地指向自己。这是由于在达到这个阶段前,他听到他的名字,会以为是指一个和他有关而他要反映的存有场。这一现象很快被社会和习俗所掩蔽而被彻底忽略。由此,他认为“存在本身表示站在自己的外面、超越自己”。一个完整的人是由其自身和与他自身相关的事物共同构成的。
(抽象的理论解说学生可能未必理解,再举例。)再比如一块磁铁的存在是由磁铁本身和与其生发出来的磁场共同构成的,如果没有磁场,磁铁就不成其为磁铁,反之,如果没有磁铁,也不会有磁场存在,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磁铁如此,人亦如此。因此,一个完整的人有内与外两个指向。海德格尔“存有场”的概念在儒家学说中能够得到充分印证,比如“内圣外王”。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这是内指;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这是外指。我们也可以从内指和外指两个方面理解“德”的内涵。所谓内指就是以德正身;所谓外指就是以德待民。
三、德的内指——以德正身
(一)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弯”,孔子认为,为政者要做到“为政以德”首先必须以德正身,那么,这样的思想在文章中有没有体现呢?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二)文中哪些语段写的是“以德正身”?(12.19,2.20,14.5)
1、自学这三则对话,解决疑难字词。课外补充注释:就,接近,这里可译为亲近;以,和。
2、孔子认为,要做到“身正”,要从哪几点入手?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并作适当解说。
[解析]善、庄、慈、举善、教不能、躬。
3、对第三则对话的重点解读:南宫适托古代的事来问孔子,中心思想是当今尚力不尚德,但按之历史,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得天下。因之孔子称赞他。《康注》:盖德与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终不如有德。赢政、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之闻,比不如孔子及佛语耶稣也,此为万古德力之判案也。
四、德的外指——以德待民
(一)当政者单单提高自身素质就够了吗?不是的。“德”是为了“为政”。那么怎么做到“为政以德”呢?请大家自学2.3、13.9、12.7三个语段,用文中的关键词加以概括。
[解析]道之以德、先“富之”后“教之”、取“信”于民。
1、重点字词补充释义:道,文中解释为“训导”,这里译为“引导”更加恰当;适,去,往;富,使……富裕;足,让……充足。
2、探讨:先“富之”还是先“教之”?
[解析]孟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管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李泽厚先生在与《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浮生论世中如是说:“人首先是一种物质性的生存动物,我不欣赏那些大谈精神至上的人。我故意用吃饭哲学这个词。有人说庸俗粗鄙。我就是要他来刺激那些蔑视物质生活的人。你再不粗俗,也要吃饭,而且都想吃好点饭……”
3、探讨:民无信不立。
[解析]“信”,文中解释成为信任。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钱穆:“故其群能保持有信,一时无食,仍可有食。”
4、 质疑(课后练习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解析]前者是从为政以德的先后来讲的,先“庶之”后“富之”再“教之”,这符合国家建设的规律,次序不能颠倒了;而后者是从“食”、“兵”和“信”的重要性来讲的,“富”是建立在“庶”的基础上,“教”是建立在“富”的基础上,这是层层递进的,是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信”当然是最重要的,也是孔子追求的“仁”的一个方面,所谓“杀身成仁”,道理是相通的。
(二)自学1.5,16.1,11.7,12.9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解析]“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藏富于民。
(三)(课后练习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
[解析]“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太平天国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愿意的。(见教学参考)
四、小结
孔子认为,有德之君就像恒久地发光的星辰,众星会很自觉地环绕着它转。就像一块磁铁,它本身必须具有磁性,那么它的周围才有磁场的存在;对于君主,只有先“身正”才能立威、立信。这就是“德”的内指。那么,是不是说只要自己“身正”就可以了呢?显然是不够的。一个自身有德的君主如果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大作为的君主。教民以德是君主的职责所在。这就是“德”的外指。当然,治理国家的能力是以德来支撑的,“德”是核心,对己对人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的内指和外指是没有严格界限的,是浑然一体的,这样说只是为了便于理解罢了。
五、拓展
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韩非子:“故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与韩非子各自提出了不同主张,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为政以德》课堂实录
师:(由复习旧课导入,背诵相关内容)
(点评:知识的累积需要有一个反复,而“知新”也离不开“温故”,尤其是文言文教学)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7-12章,读的时候有个要求,注意下面的字词解释,但是尽量不要看译文。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6位同学分读7-12章。
生:(6位同学分读7-12章)
师:请同学门注意黑板上这几个字的读音:盍、偃。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六章
生:(齐读这六章)
(点评:很难设想:读尚且不会,却能很好地理解、感受、背诵。文言文是有语言距离的,更需要反复诵读。孙老师强调“读”,这是抓住了“本”。)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这六章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
(点评:是第七章的)
师:第7章中“季氏富于周公”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生:是“比”的意思。
师:“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的“益”是什么意思?
生:更加
师:是“更加”吗?
生:应该是“增加”。
师:对,这里应该翻译为“增加”,还有两个字也特别需要注意,一个是“徒”,还有个是“攻”,可以查看课文注解。
(点评:落实重点词语,便于学生把握。)
师:那么这一章孔子重点论述的是什么?
生:反对统治者去搜刮百姓,还有就是要做到爱民。
师:很好,孔子反对横征暴敛并且把矛头指向助纣为虐的冉有。那么“非吾徒也”这句话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主语,冉有。
(点评:按章分析,便于中、下程度的学生接受,这是教师看对象来设计的。但批评冉有,只是出于“爱民”吗?)
师:好,我们继续看第8章
“哀公问于有若曰”中这个“于”是什么意思?
生:向
师:下面我们来看黑板上的两个句子: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如之何”,它可以翻译成:怎么办;第二个“如之何”加上“其”,其是加强反问语气,构成一个反问句。翻译成:怎么能。
师:另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生:“君与孰不足”,宾语前置句。
师:对的。是宾语前置,翻译成:百姓足,对你而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点评:抓住典型句子,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便于学生领会、掌握。应该肯定两位学生讲的都对。)
师: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第八章它阐述的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统治者不能从百姓那里获取太多。
师:讲得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他是想对国君说先让百姓富有起来,自己才能富有,如果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话,即使你富有了,百姓还是贫穷的,这个国家还是落后的。
师:恩,很好。那么这里其实就涉及了孔子为政的经济思想,对百姓应该轻赋税,就像我们两位同学所讲的不能够过度搜刮百姓,要爱民。(点评:让学生讲,不是教师不用讲了,教师还要总结的,只是语言要简洁,内容要提高。孙老师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九章。
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对谁而言?
生:对君主而言
师:对,为政者应该怎么做?
生:身正
师:身正有什么作用?
生:不令而行
师:这一章就是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除了我们上节课提到的统治者要做到敬事,爱人,节用,还有一个要求是身正,身正就可以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身不正呢,则“虽令不从”。下面我们来看第十章。第十章要注意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的“风”,这里的“草”应该怎么解释?
生:名作状
师:怎么翻译
生:像风一样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具体怎样来区分名作动还是名作状?
生:名作状,翻译就是把君子道德比做像风一样,把小人的道德比做像草一样。
师:是不是看到“像”就是名作状呢?
生:那也不一定。
师: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生:君子之德
师:那谓语呢?我们判断到底是名作状还是名做动主要是要看它有没有修饰中心语(谓语动词),我们来回忆一下,《鸿门宴》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翼蔽沛公”。
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翼”修饰“蔽”,名词作状语。
师:那这里有没有修饰动词呢?
生:没有
师:所以说这里应该理解成名词作动词,翻译成“好比风,好比草”。(点评: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这比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得多。)那么在这一章当中孔子所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在道德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师:是不值一提吗?小人在道德的感染下会像草一样“必偃”,那么这里其实强调统治者身正以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强调了德的无所不能的作用。(点评:这里,教师似乎有些急了点吧?)继续往下看第十一章。
师:首先来看下这里的两个句子,一个是“临之以庄”
生:以庄临之,状语后置
师:用庄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还有一个“举善而教不能”,这个“善”怎么解释?
生:优秀的人才,形作名。
师:下面“忠以劝”的“以”相当于“而”,做连词。“劝”是劝勉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一章,又表达的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要使百姓尽忠的话君主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
师:这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这些素质外,这里为政者还应该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另外还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朋友慈爱,并且推举贤才教育能力差的人,所以这才是一个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点评:这一段语言有些乱了。)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章。
师: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句话我们怎么翻译呢?
生: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师:什么句式?
生:倒装句
师:主谓的倒装,这里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羿善射”,还有一个是“骜荡舟”“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引用这4个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生:武力跟权术对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家。
师:这里的“羿”跟“骜”代表是武力和权术,用武力跟权术来治理国家并不能真正达到德治的那种效果。那么这里表达了孔子对武力和权术的什么态度呢?
生:鄙视武力和权术。
师:孔子是鄙视武力和权术的,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何以伐为?”在这里也提到“焉用杀”,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生:以德治国。
师:好,在战国中期,有一个儒家学者叫赵良,引用了《尚书》当中这么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凭借以德治国的国家昌盛,凭借武力、权术的国家必亡。他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原来赵良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反对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我们来看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很恰当的,所以说儒家的后世学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师:那么我们课文讲到这里可能同学们会有疑问,昨天我们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文章中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说君子可以用他的崇高的道德去感化小人,让那些小人折服。但是他自己的作为却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比如他对冉有的态度。师:在第九章中,孔子的弟子冉有助纣为虐时,孔子对他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生:鼓动他的学生“群起而攻之可矣”
师:那不是和自己的主张相矛盾了吗,孔子不是主张以德服人吗?
生:是的
师:那么这样一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讨论一下。(点评:我记得学生讨论时教师在巡回指导,这有越俎代庖之嫌了。)
(讨论后学生回答)
生:冉有的这些话语让孔子觉得他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人,再说前面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也提到了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求,无乃尔是过与?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再也不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了,应该去声讨他。
师:那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这说明孔子认为的道德并不是无上的。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说明这里的道德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
师:恩,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孔子的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没有得到落实和实现,所以,当全社会都没有用德来得以感化时,冉有自然也得不到感化。
师:你说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那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历史环境?
生:国家分裂,战火四起的年代。
生:“春秋无义战”时期。
师:对。孔子的学说和治国主张当时有没有被鲁国的统治者采纳?
生:没有。
师: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去说服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当然,最后他也失败了。这些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孔子在现实中碰壁了。
师:很好,孔子的德治理想,不仅没有让他的弟子冉有象草遇到风那样“必偃”,而且在现实中也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四处碰壁。(点评:我觉得这个递进关系颠倒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道德至上,道德万能的思想能真正实现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肯定孔子的哪些思想呢?
《为政以德》原文及译文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班主任自我实用工作总结
爱我中华七年级演讲稿
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醉翁亭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诗三首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巨翅老人高二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阿房宫赋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例文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例文
份九年级语文经典实用教案五篇
初中语文教学全新年度总结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课文及教案